搜索
首页 《渔村会诸友戏呈》 远山不离烟云色,流水时闻兰杜香。

远山不离烟云色,流水时闻兰杜香。

意思:远处的山不离烟云色,流水时听到兰杜香。

出自作者[宋]薛嵎的《渔村会诸友戏呈》

全文赏析

这首诗《矶头濯足动沧浪》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通过对诗人独自在江边濯足的场景的描绘,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独醒自得的情怀。 首句“矶头濯足动沧浪”直接描绘了诗人的行动,以“沧浪”为引子,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展现出一种清净、自然的美。 “独醒何曾与世妨”表现出诗人对于世事的淡然态度,他独醒自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却并不因此而感到困扰。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尽写骚经粘屋壁”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楚辞》中的典故,表现出诗人对于屈原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他对自己的高洁之志。 “未逢渔父似潇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像屈原笔下的渔父一样,悠然自得地生活在山水之间。 “远山不离烟云色,流水时闻兰杜香”这两句则是对周围环境的描绘,表现出诗人所处的环境之美,同时也体现出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最后两句“制和荷衣恐惊俗,对人称是楚贤装”则表现出诗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以荷衣为制,恐会惊扰世俗,同时也以楚贤自居,表现出他对自己的高洁之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诗人独自在江边濯足的场景的描绘,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独醒自得的情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田园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矶头濯足动沧浪,独醒何曾与世妨。
尽写骚经粘屋壁,未逢渔父似潇湘。
远山不离烟云色,流水时闻兰杜香。
制和荷衣恐惊俗,对人称是楚贤装。

关键词解释

  • 远山

    读音:yuǎn shān

    繁体字:遠山

    意思:(远山,远山)

     1.远处的山峰。
      ▶南朝·宋·谢灵运《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近。”
      ▶唐·白居易《晚望》诗:“独在高亭上

  • 烟云

    解释

    烟云 yānyún

    [mist and clouds] 烟气和云

    烟云缭绕

    引用解释

    亦作“烟云”。 1.烟霭云雾。 汉 枚乘 《七发》:“於是榛林深泽,烟云闇莫,兕虎并作。”

  • 流水

    读音:liú shuǐ

    繁体字:流水

    短语:湍流 溜 湍

    英语:running water

    意思:
     1.流动的水;活水。
      ▶《诗•小雅•沔水》:“沔彼流

  • 不离

    读音:bù lí

    繁体字:不離

    意思:(不离,不离)

     1.不失;不失为。
      ▶《庄子•马蹄》:“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朴素。”
      ▶《礼记•曲礼上》:“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