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怀寄河中表兄李徵君》 蒲津棠树两閒人,我愧虚名帝亦闻。

蒲津棠树两閒人,我愧虚名帝亦闻。

意思:蒲津棠树两闲的人,我惭愧虚名皇帝也听说。

出自作者[宋]魏野的《怀寄河中表兄李徵君》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蒲津棠树两閒人,我愧虚名帝亦闻》,它是一首对蒲津寺的棠树和自己的闲散身份进行赞扬和感慨的诗。 首联“蒲津棠树两閒人,我愧虚名帝亦闻”,诗人以闲散之人自比,表达了对蒲津寺棠树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虚名的不满和对帝王的忽视感到无奈。这一联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的自谦和对棠树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为后面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颔联“三世往还为近戚,一时递互唤徵君”,诗人表达了自己与蒲津寺的深厚渊源,以及被征召为徵君的荣幸。这一联通过描述诗人与蒲津寺的密切关系,以及被征召为徵君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热爱和对征召的感激之情。 颈联“虽同闭户辞丹诏,尚阻连床卧白云”,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归隐,但仍心系朝廷,期待再次为国效力。这一联通过描述诗人辞官后的生活状态和对朝廷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的期待。 尾联“苦恨中条镇相隔,老来离思转纷纷”,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感慨。这一联通过描述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蒲津寺的棠树和自己的闲散身份进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热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蒲津棠树两閒人,我愧虚名帝亦闻。
三世往还为近戚,一时递互唤徵君。
虽同闭户辞丹诏,尚阻连床卧白云。
苦恨中条镇相隔,老来离思转纷纷。
作者介绍
魏野(960~1019),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北宋诗人。他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诗效法姚合、贾岛,苦力求工;但诗风清淡朴实,并没有艰涩苦瘦的不足。他一生清贫,却又不随波逐流,为后人称道。代表诗作有《寻隐者不遇》等。

关键词解释

  • 虚名

    读音:xū míng

    繁体字:虛名

    英语:reclame

    意思:(虚名,虚名)

     1.与实际不符的声誉。
      ▶《鹖冠子•度万》:“虚名相高,精白为黑。”
      ▶汉徐干《

  • 棠树

    读音:táng shù

    繁体字:棠樹

    意思:(棠树,棠树)
    棠梨树。
      ▶《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

  • 人我

    读音:rén wǒ

    繁体字:人我

    意思:
     1.他人与我。
      ▶《庄子•天下》:“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
      ▶《关尹子•二柱》:“浑人我,同天地。”
      ▶清·谭嗣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