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吴淞江》 洞庭一水七百里,震泽与之俱渺茫。

洞庭一水七百里,震泽与之俱渺茫。

意思:洞庭湖一水路七百里,震泽一起渺茫。

出自作者[明]顾观的《过吴淞江》

全文赏析

《过吴淞江》是明代诗人顾观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吴淞江边游览时所看到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 首句“吴淞口”,开门见山,点明地点。吴淞江是黄浦江的主要支流,位于上海市宝山区和嘉定区境内。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也是江南水乡的代表之一。 第二句“古今愁”,承上启下,转入主题。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吴淞江历史变迁的感慨。吴淞江见证了上海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历程,也见证了无数人在这里奋斗、生活、离别和重逢。 第三句“古人不见今时月”,运用对比手法,强调古今之别。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虽然吴淞江依然在那里,但古人已经离去,今时的月亮也不再照耀着他们。 第四句“今日曾经照古人”,运用倒装手法,强调今昔之变。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轮回的思考。虽然古人已经离去,但他们曾经照耀过的月亮依然在那里,见证着今时的生活。 整首诗以吴淞江为背景,通过对古今之别的感慨和对生命轮回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洞庭一水七百里,震泽与之俱渺茫。
鸿雁一声天接水,蒹葭八月露为霜。
轻风谩引渔郎笛,落日偏惊估客航。
我亦年来倦游历,解缨随处濯沧浪。

关键词解释

  • 震泽

    读音:zhèn zé

    繁体字:震澤

    意思:(震泽,震泽)
    湖名。即今江苏·太湖。
      ▶《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厎定。”
      ▶晋·李颙《涉湖》诗:“震泽为何在,今唯太湖浦。”
      ▶清·方文《梅

  • 洞庭

    读音:dòng tíng

    繁体字:洞庭

    英语:Dongting Lake

    意思:
     1.广阔的庭院。
      ▶《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
      ▶成玄英疏:“洞庭

  • 七百

    读音:qī bǎi

    繁体字:七百

    意思:《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后用“七百”称颂封建王朝运祚绵长。
      ▶南朝·梁·沈约《梁明堂登歌•歌赤帝》:“匪惟七百,无绝终始。”
     

  • 渺茫

    读音:miǎo máng

    繁体字:渺茫

    英语:uncertain

    意思:
     1.辽阔貌。
      ▶唐·殷尧藩《送客游吴》诗:“吴国水中央,波涛白渺茫。”
      ▶宋·王安石《送程公辟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