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溯潮二首》 天地尚遭人意料,乘时使气定粗疏。

天地尚遭人意料,乘时使气定粗疏。

意思:天地还遭人估计,乘坐时使气定粗疏。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溯潮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潮水,通过描绘潮水的涨落、力量、影响和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叹。 首联“潮来海若一长呼,潮去萧条一吸余”,生动地描绘了潮水的涨落,仿佛海神在长啸,潮水离去时又显出萧条之态。这一联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即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叹。 颔联“初见千艘委泥土,忽浮万斛溯空虚”,进一步描绘了潮水的力量,初见时像千艘船只沉在泥土中,但忽然间却能托浮起万斛物资。这一联通过强烈的对比,突出了潮水的巨大力量。 颈联“映山少避曾非久,借势前行却自如”,描述了潮水借助山势前行的情景,即使短暂的避让也不能持久,而潮水却能借势前行,表现出它的机智和灵活。 尾联“自惭不作山林计,来往终随万物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敬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我反思。诗人意识到自己不能像山林隐士那样避开世事纷争,只能随万物奔波。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通过对潮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我反思。这首诗是一首优秀的自然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潮来海若一长呼,潮去萧条一吸余。
初见千艘委泥土,忽浮万斛溯空虚。
映山少避曾非久,借势前行却自如。
天地尚遭人意料,乘时使气定粗疏。
疋练萦回出海门,黄泥先变碧波浑。
初来似欲倾沧海,正满真能倒百源。
流枿飞腾竟何在,扁舟睥睨久仍存。
自惭不作山林计,来往终随万物奔。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 粗疏

    读音:cū shū

    繁体字:粗疏

    短语:粗 粗枝大叶 粗心大意

    英语:careless

    意思:疏略;不精细。
      ▶《古今小说•杨思温燕山逢故人》:“老儿禀性躁暴,举

  • 意料

    读音:yì liào

    繁体字:意料

    短语:谅 料 虞 预期

    英语:(v) anticipate; think ahead

    意思:事先对情况、结果等的估计。
      ▶宋

  • 天地

    读音:tiān dì

    繁体字:天地

    短语:世界 圈子 领域 小圈子 园地

    英语:(n) heaven and earth; world

    意思:
     1.天和地。指自

  • 人意

    读音:rén yì

    繁体字:人意

    意思:人的意愿、情绪。
      ▶《诗•小雅•无羊》“麾之以肱,毕来既升”汉·郑玄笺:“此言扰驯,从人意也。”
      ▶《三国志•蜀志•秦宓传》:“上当天心,下合人意。”
      ▶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