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涩余声絮堕风,牡丹花尽叶成丛。
意思:莺涩我声音絮落风,牡丹花尽叶子成丛。
出自作者[唐]元稹的《赠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饯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通过对莺声、牡丹、叶子和花朵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
首句“莺涩余声絮堕风”,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时,莺儿的叫声已经变得微弱,就像风中的柳絮一样轻盈无力。这句诗通过描绘莺儿的声嘶力竭,暗示了春天的即将离去,同时也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暮春的画面。
“牡丹花尽叶成丛”一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牡丹花凋谢后,叶子成丛的生长。牡丹花是春天的象征之一,它的凋谢象征着春天的结束,而叶子的生长则预示着夏天的到来。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
“可怜颜色经年别,收取朱阑一片红”两句诗,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依依不舍之情。这里的“颜色”可以理解为花朵的颜色,而“经年别”则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诗人希望将这一片残存的红色花朵——可能是指牡丹花——收在窗边或栏杆上,以此来留住春天。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暮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同时,诗人也通过这种描绘,唤起了人们对时间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短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眷恋。这种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