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父子未尝泯,吾道尚传君但求。
意思:君臣父子不曾泯灭,我的路还传你只要求。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荡荡》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忆古代盛世和经典文化的传承。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唐虞时代的怀念,对孔林荒丘的感叹,对六经百家的思考,以及对释经和君臣父子伦理的看法。
首联“荡荡唐虞去日遒,孔林千载亦荒丘”,诗人以唐虞时代去日遒为开头,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怀念。唐虞时代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理想社会,据说那时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个时代已经远去,诗人感到深深的遗憾。而孔林的荒丘则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即使是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也难逃时间的侵蚀。
颔联“六经残缺幸可考,百氏纵横谁复忧”,诗人对六经的幸存感到欣慰,尽管它们在流传过程中可能有所残缺,但这至少保留下了中华文化的精华。然而,对于百家争鸣的局面,诗人却表达了深深的忧虑。百家纵横,各种思想交锋,但如今谁还能为这些思想担忧呢?这里诗人似乎在暗示,当今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和自由表达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颈联“释书恐非易论语,王迹其在诗春秋!”,诗人对释经的过程感到困惑,因为这可能并不容易。这里诗人似乎在暗示,解读经典需要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王者事迹的追寻。在诗人的观念中,君王的作为对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尾联“君臣父子未尝泯,吾道尚传君但求”,诗人认为君臣父子等伦理观念并没有完全消失,这说明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并没有改变。同时,诗人希望自己的道统能够传承下去,这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秩序和文化的深深关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盛世和经典文化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深思考。同时,诗人在诗中也流露出了对当今社会的一些担忧,如思想的多元化和文化的传承等。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