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思》 燕翻永日音声好,柳舞空城意绪多。

燕翻永日音声好,柳舞空城意绪多。

意思:燕翻永日声音好,柳舞空城情绪多。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春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首句“荡漾春风渌似波,惹情摇恨去傞傞。”描绘了春风中的春水,它像绿色的波浪一样荡漾,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这一句也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他被这春水所吸引,感到心旌摇曳,充满了情感。 “燕翻永日音声好,柳舞空城意绪多。”这两句描绘了燕子的飞舞和柳树的舞蹈,它们是春天的象征,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空城的情感,他感到这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让他感到愉悦和兴奋。 “蜀国暖回溪峡浪,卫娘清转遏云歌。”这两句描绘了蜀地的景象,它充满了温暖和活力。这一句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他渴望能够像卫娘一样清纯和美丽。 “可怜户外桃兼李,仲蔚蓬蒿奈尔何。”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户外桃李的怜悯和同情。他们像仲蔚一样生活在蓬蒿之中,无法享受美好的生活。这一句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希望能够摆脱困境,过上美好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让人感到愉悦和兴奋。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荡漾春风渌似波,惹情摇恨去傞傞。
燕翻永日音声好,柳舞空城意绪多。
蜀国暖回溪峡浪,卫娘清转遏云歌。
可怜户外桃兼李,仲蔚蓬蒿奈尔何。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音声

    引用解释

    1.乐音;音乐。《周礼·地官·鼓人》:“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余少好音声,长而玩之。” 唐 韩愈 《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刘公墓志铭》:“公不好音声,不大为居宅,於诸帅中独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阳士人》:“音声靡靡,风度狎褻。”

    2.泛指声音。《列子·杨朱》:“夫耳之

  • 意绪

    读音:yì xù

    繁体字:意緒

    英语:state of mind; mood

    意思:(意绪,意绪)

     1.心意,情绪。
      ▶南朝·齐·王融《咏琵琶》:“丝中传意绪,花里寄春情。

  • 永日

    读音:yǒng rì

    繁体字:永日

    意思:
     1.长日,漫长的白天。
      ▶《梁书•王规传》:“玄冬脩夜,朱明永日。”
      ▶唐·李咸用《宿隐者居》诗:“永日连清夜,因君识躁君。”
      ▶宋·陆游《闲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