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舟将适汉阳》 鹿门自此往,永息汉阴机。

鹿门自此往,永息汉阴机。

意思:鹿门从这里去,永息汉阴机。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登舟将适汉阳》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感慨。 首联“春宅弃汝去,秋帆催客归”,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离开家乡的无奈和对归乡的渴望。春宅是故乡,诗人被迫离开,秋帆则代表着归乡的希望,诗人被“催”着离开客居之地,急切地想要回到故乡。 颔联“庭蔬尚在眼,浦浪已吹衣”,诗人通过描绘庭前蔬菜和江上浪花的景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亲近。蔬菜是故乡生活的象征,浪花则是江边的常见景象,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勾勒出故乡的温馨和自然的美好。 颈联“生理飘荡拙,有心迟暮违”,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生理飘荡,意味着生活的不稳定和漂泊;拙则表达了诗人对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有心迟暮违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不愿面对现实的矛盾心理。 尾联“鹿门自此往,永息汉阴机”,诗人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远离。鹿门是诗人向往的地方,汉阴机则代表着世俗的纷争和欲望。诗人希望从此前往鹿门,永息汉阴机,过上一种清静无为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通过对故乡、自然、生活和归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和未来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无奈。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宅弃汝去,秋帆催客归。
庭蔬尚在眼,浦浪已吹衣。
生理飘荡拙,有心迟暮违。
中原戎马盛,远道素书稀。
塞雁与时集,樯乌终岁飞。
鹿门自此往,永息汉阴机。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鹿门

    读音:lù mén

    繁体字:鹿門

    意思:(鹿门,鹿门)

     1.古城门名。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奔邾。”
      ▶杜预注:“鲁南城东门。”
     
     2.鹿门山

  • 汉阴

    读音:hàn yīn

    繁体字:漢陰

    意思:(汉阴,汉阴)

     1.汉水南岸。
      ▶《庄子•天地》:“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
      ▶成玄英疏:“汉阴,汉水之阴。水南曰阴。”
      ▶南朝

  • 阴机

    读音:yīn jī

    繁体字:陰機

    意思:(阴机,阴机)
    机巧,机谋。
      ▶唐·韩愈《辛卯年雪》诗:“翕翕陵厚载,譁譁弄阴机。”
      ▶宋·曾巩《京师观音院新堂》诗:“丈夫壮志须坦荡,曲士阴机谩翻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