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宣州杂诗二十首》 凭书不道薄,卖取青铜钱。

凭书不道薄,卖取青铜钱。

意思:凭书不道薄,卖取青铜钱。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宣州杂诗二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古有琴高者,骑鱼上碧天》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和浪漫的情怀,它以琴高骑鱼飞天这一古老传说为引子,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渔民生活画面,充满了生活的趣味和丰富的情感。 首句“古有琴高者,骑鱼上碧天”直接引出琴高这个神奇的古代人物,他骑鱼飞天的形象跃然纸上。这句诗的意象宏大,色彩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骑鱼上碧天”也寓示了渔民生活的艰辛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鳞随水至,三月满江边”描绘了琴高骑鱼飞天后的景象,小鳞鱼跟随琴高飞天,到了三月,满江边都是鱼,这不仅展示了渔民的捕鱼技巧,也寓示了他们的勤劳和智慧。 “少妇自捞摝,远人无弃捐”描绘了少妇捞鱼和无弃鱼的场景,这不仅展示了渔民的生活场景,也寓示了他们的善良和淳朴。同时,“远人无弃捐”也展示了他们的包容和宽广的胸怀。 “凭书不道薄,卖取青铜钱”则是对整个场景的升华,少妇捞鱼卖钱,不仅是为了生活,更是为了改变生活。她不以贫穷为耻,不以贫贱为苦,而是乐观向上,积极面对生活。她凭书不道薄,体现了她的智慧和坚韧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通过琴高骑鱼飞天的传说,展示了渔民的生活场景和他们的精神面貌,充满了生活的趣味和丰富的情感。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意象生动鲜明,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有琴高者,骑鱼上碧天。
小鳞随水至,三月满江边。
少妇自捞摝,远人无弃捐。
凭书不道薄,卖取青铜钱。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青铜

    读音:qīng tóng

    繁体字:青銅

    短语:冰铜 白铜

    英语:bronze

    意思:(青铜,青铜)

     1.铜锡合金。呈青灰色或灰黄色;硬度大,耐磨,抗蚀性好。

  • 不道

    读音:bù dào

    繁体字:不道

    英语:Immorality Crime

    意思:
     1.无道;胡作非为。
      ▶《国语•晋语八》:“秦后子来奔……文子曰:‘公子辱于弊邑,必避不道也。’”汉

  • 铜钱

    解释

    铜钱 tóngqián

    [copper cash;copper coin] 圆形的方孔钱,为古时铜质辅币

    引用解释

    1.古代铜质辅币。圆形,中有方孔,价值最小。历代通用,但形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