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饮散夜归赠诸客》 风月应堪惜,杯觞莫厌频。

风月应堪惜,杯觞莫厌频。

意思:风月应能珍惜,酒杯莫嫌频繁。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饮散夜归赠诸客》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唐代夜市生活图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风月、对春天的深深眷恋。 首句“鞍马夜纷纷,香街起暗尘”描绘出了一幅夜晚的繁华景象,马鞍后面的灯光在夜色中闪烁,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同时,“香街”一词也暗示了夜晚的脂粉气和繁华的氛围。然而,“起暗尘”则预示了这种繁华背后可能带来的污染和混乱。 “回鞭招饮妓,分火送归人”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视线,他看到了马鞭在空中挥舞,饮妓们笑着迎接,火把照亮了归人的路。这些细节生动地描绘出唐代夜市生活的热闹和繁华。 “风月应堪惜,杯觞莫厌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风月、对春天的深深眷恋。诗人认为风月、春天是值得珍惜的,因此他不断地举杯畅饮,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最后,“明朝三月尽,忍不送残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即将逝去的春天的深深留恋。明天三月就将过去,春天也将结束,诗人不忍心错过这最后的春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唐代夜市生活的繁华和热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风月、对春天的深深眷恋。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鞍马夜纷纷,香街起暗尘。
回鞭招饮妓,分火送归人。
风月应堪惜,杯觞莫厌频。
明朝三月尽,忍不送残春?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风月

    读音:fēng yuè

    繁体字:風月

    英语:wind and moon-scene

    意思:(风月,风月)

     1.清风明月。泛指美好的景色。
      ▶《宋书•始平孝敬王子鸾传》:“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