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从事郎致仕史挽诗》 当年勇退称三老,此老胡宁不憗留。

当年勇退称三老,此老胡宁不憗留。

意思:当年勇撤退自称三老,这是我为什么不慭留。

出自作者[宋]魏了翁的《从事郎致仕史挽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一位辞官归隐的丈夫,表达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句“人为浮名若挂钩”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对名利的追求,就像被挂在一个无形的钩子上,无法摆脱。这里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普遍现象的深深忧虑。 “夫君知命独休休”则表达了丈夫对命运的认知,他理解人生的无常和短暂,选择适时地休息,这是一种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东都门外蚤辞禄,西岘山前不入州”描绘了丈夫在辞官归隐后的生活状态,他远离官场,选择在岘山前过着闲适的生活。 “告第书归泉壤底,满籯金在架签头。”这两句描绘了丈夫对金钱的态度,他并不贪恋金钱,反而把它放在架签上,任其尘封。这表现了他对物质的超然态度,更体现了他的精神追求。 最后,“当年勇退称三老,此老胡宁不憗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丈夫的敬仰和挽留,他以自己的行为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勇退和智退,这种精神值得人们学习和挽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辞官归隐的丈夫,表达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智退、知命、精神追求的赞美。诗人通过这首诗,向我们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超然态度和智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人为浮名若挂钩,夫君知命独休休。
东都门外蚤辞禄,西岘山前不入州。
告第书归泉壤底,满籯金在架签头。
当年勇退称三老,此老胡宁不憗留。

关键词解释

  • 三老

    读音:sān lǎo

    繁体字:三老

    意思:
     1.古代掌教化之官。乡、县、郡均曾先后设置。
      ▶《礼记•礼运》:“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
      ▶《史记•陈涉世家》:“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

  • 当年

    读音:dāng nián

    繁体字:噹年

    英语:then

    意思:(当年,当年)
    I

     1.壮年。指身强力壮的时期。
       ▶《墨子•非乐上》:“将必使当年,因其耳目之聪明,

  • 勇退

    读音:yǒng tuì

    繁体字:勇退

    意思:勇于隐退;见机急退。
      ▶晋·谢瞻《于安城答灵运》诗:“岁寒霜雪严,过半路愈峻。量己畏友朋,勇退不敢进。”
      ▶唐·权德舆《寄临海郡崔稚璋》诗:“志士诚勇退,鄙夫自包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