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八砺三首》 万刃攒身终莫变,一诚铭骨岂能忘。

万刃攒身终莫变,一诚铭骨岂能忘。

意思:万刀攒身体始终没有变,一个真正刻骨铭心哪能忘记。

出自作者[宋]郑思肖的《八砺三首》

全文创作背景

《八砺三首》是宋末爱国诗人郑思肖创作的一组诗。这三首诗作于景定五年(1264年)秋天。当时郑思肖在苏州,隐居吴下,常常怀抱忧虑,深感国事艰危,时势艰难,报国无门,因此愤而作诗,以自励自勉。这三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关切和忧虑,同时也展现了他坚韧不拔、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黄道霾阴书蚀光,野浮冤气白冥茫。
世尘圣主天应哭,时有忠臣国不亡。
万刃攒身终莫变,一诚铭骨岂能忘。
休嫌重复叨叨说,未奏肤公正断肠。
作者介绍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

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岂能

    读音:qǐ néng

    繁体字:豈能

    英语:how could; can; how is it possible

    详细释义:怎能、那能。左传?昭公九年:『文之伯也,岂能改物。』孟子?梁惠王

  • 攒身

    读音:zǎn shēn

    繁体字:攢身

    意思:(攒身,攒身)
    隐身。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张逢》:“逢既知之,攒身以俟之。”
      ▶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攒形攒刑”引此文,曰:“攒身和攒形义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