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关龚章判官这卫州》 近郡无飞檄,清时不借筹。

近郡无飞檄,清时不借筹。

意思:近郡没有飞书,清时不借筹。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关龚章判官这卫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慨。首联“几砚昔年游,于今成十秋”,诗人用砚台比喻过去的游历和学习,如今已经过去了十年,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感慨。颔联“松坚终发石,鱼变即辞流”,松树的坚韧终究能破石而出,鱼也会随着环境变化而离开原来的水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事物适应环境和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颈联“近郡无飞檄,清时不借筹”,描述了当下的环境和平静,没有战乱和纷争。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和平时代的向往和对于战乱的悲悯。尾联“淇园春竹美,军宴日椎牛”,以淇园的春竹美景和军宴上椎牛的盛况作结,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美好和和谐社会的向往。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理解和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人的写作技巧也十分高超,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诗句,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几砚昔年游,于今成十秋。
松坚终发石,鱼变即辞流。
近郡无飞檄,清时不借筹。
淇园春竹美,军宴日椎牛。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清时

    读音:qīng shí

    繁体字:清時

    意思:(清时,清时)
    清平之时;太平盛世。
      ▶《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勤宣令德,策名清时。”
      ▶张铣注:“清时,谓清平之时。”
      ▶三国·魏·曹操《

  • 飞檄

    读音:fēi xí

    繁体字:飛檄

    意思:(飞檄,飞檄)

     1.速递檄文。
      ▶《晋书•慕容暐载记》:“飞檄三辅,仁声先路,获城即侯,微功必赏。”
      ▶《新唐书•裴寂传》:“寂无它才,惟飞檄郡县,促

  • 近郡

    读音:jìn jùn

    繁体字:近郡

    意思:
     1.古谓距王城五百里之外为近郡。
      ▶《汉书•王莽传中》:“粟米之内曰内郡,其外曰近郡。”
      ▶颜师古注:“《禹贡》去王城四百里纳粟,五百里纳米,皆在甸服之内。

  • 借筹

    读音:jiè chóu

    繁体字:借籌

    意思:(借筹,借筹)
    指为人谋划。
      ▶清·孔尚任《桃花扇•迎驾》:“他说受君恩爵封列侯,镇江·淮千里借筹;神京未收,似我辈滥功糜饷,建牙堪羞。”参见“借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