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郑季奕见寄二首》 寄书无厚禄,犹喜见诗工。

寄书无厚禄,犹喜见诗工。

意思:寄书没有丰厚的俸禄,还高兴地看到诗工。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次韵郑季奕见寄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暑退伏才末,月明秋又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慨的诗,它以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到来为背景,通过描述蟋蟀和蝉的叫声,表达了作者对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暑退伏才末,月明秋又中”,直接点明季节更替的时刻,暑气渐退,凉爽的秋意初现,一轮明月高悬夜空,照亮了秋夜的几分清凉。这句诗以自然景色为引子,为读者描绘了一个宁静、清凉的秋夜场景。 “蛩多喧向夕,蝉寂罢吟风”,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蟋蟀和蝉的叫声。蛩,即蟋蟀,在夜晚的寂静中,它们的叫声显得格外喧闹;而蝉,则在秋风中停止了鸣叫。这种对比,进一步表达了季节更替、万物变化的感慨。 “留滞周南事,苍茫阮籍穷”,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周南,指《诗经》中的《周南》,古代诗歌中的“留滞”一词,通常指人被困留在家乡而无法远行。作者可能借此表达自己被困在某个地方,无法施展才华的无奈和感慨。阮籍,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士,曾因时局动荡而感到茫然无措。这里作者可能借此表达对当前处境的苍茫之感。 最后两句“寄书无厚禄,犹喜见诗工”,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诗歌的喜爱。作者可能因为无法给友人送去厚禄般的祝福,但仍为能欣赏到友人的诗歌而感到欣喜。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歌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述蟋蟀和蝉的叫声,表达了作者对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际遇、友情和诗歌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暑退伏才末,月明秋又中。
蛩多喧向夕,蝉寂罢吟风。
留滞周南事,苍茫阮籍穷。
寄书无厚禄,犹喜见诗工。

关键词解释

  • 诗工

    读音:shī gōng

    繁体字:詩工

    意思:(诗工,诗工)
    即诗匠。
      ▶宋·王安石《丽泽门》诗:“绿琼洲渚青瑶嶂,付与诗工敢琢磨。”
      ▶宋·朱淑真《春阴古律》之一:“薄云笼日弄轻阴,试与诗工略话春。”参

  • 厚禄

    读音:hòu lù

    繁体字:厚祿

    英语:handsome salary; high government pay

    意思:(厚禄,厚禄)

     1.优厚的俸禄。
      ▶《墨子•尚贤中》

  • 寄书

    读音:jì shū

    繁体字:寄書

    意思:(寄书,寄书)
    传递书信。
      ▶北周·庾信《竹杖赋》:“亲友离绝,妻孥流转;玉关寄书,章臺留钏。”
      ▶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龙城守,君骥何时秣?”

  • 无厚

    读音:wú hòu

    繁体字:無厚

    意思:(无厚,无厚)

     1.薄,没有厚度。
      ▶《文选•陆机<演连珠>之八》:“臣闻鑑之积也无厚,而照有重渊之深。”
      ▶刘孝标注:“镜质薄而能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