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惠法师游天台,因怀智大师故居》 翠屏瀑水知何在,鸟道猿啼过几重。

翠屏瀑水知何在,鸟道猿啼过几重。

意思:翠屏山瀑布知道在哪里,鸟道猿啼经过几重。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送惠法师游天台,因怀智大师故居》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人生哲理的诗,通过对深山瀑布、鸟道猿啼、落日金策、岩生桂树、云中峰峦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以及对寂寥人生中寻求内心宁静的追求。 首句“翠屏瀑水知何在,鸟道猿啼过几重”描绘了瀑布和猿啼的景象,通过“翠屏”和“瀑水”等词,诗人将瀑布的美景融入了诗中,而“鸟道猿啼”则描绘了深山中的幽静和猿猴的啼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落日独摇金策去,深山谁向石桥逢。”诗人通过落日、金策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在深山中独自摇着金策行走的孤独感,同时也表达了对深山中未知的探索和期待。 “定攀岩下丛生桂,欲买云中若个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攀岩的渴望和对云中峰峦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道路上的挑战和追求。 “忆想东林禅诵处,寂寥惟听旧时钟。”最后两句诗,诗人回忆起东林禅寺的诵经声,表达了自己对禅宗文化的向往和对寂寥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以及对寂寥人生中寻求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人生道路上的挑战和追求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翠屏瀑水知何在,鸟道猿啼过几重。
落日独摇金策去,深山谁向石桥逢。
定攀岩下丛生桂,欲买云中若个峰。
忆想东林禅诵处,寂寥惟听旧时钟。
作者介绍 柳宗元简介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关键词解释

  • 翠屏

    读音:cuì píng

    繁体字:翠屏

    意思:
     1.绿色屏风。
      ▶南朝·梁·江淹《丽色赋》:“紫帷铪匝,翠屏环合。”
      ▶后蜀·鹿虔扆《思越人》词:“翠屏欹,银烛背,漏残清夜迢迢。”
     

  • 何在

    读音:hé zài

    繁体字:何在

    英语:wherein

    意思:
     1.在何处,在哪里。
      ▶唐·杜甫《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

  • 瀑水

    读音:pù shuǐ

    繁体字:瀑水

    意思:谓瀑布。
      ▶南朝·梁简文帝《招真馆碑》:“高巖郁起,带青云而作峰;瀑水悬流,杂天河而俱洒。”
      ▶唐·刘长卿《望龙山怀道士许法稜》诗:“岚烟瀑水如向人,终日迢迢空在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