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蝗食》 天公生尔为民害,尔如不食焉逃罪。

天公生尔为民害,尔如不食焉逃罪。

意思:天公生你成为百姓的祸害,你如不吃怎么逃避惩罚。

出自作者[宋]章甫的《分蝗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面对自然灾害和民生疾苦时,表达出的对田园生活的深深忧虑和对百姓的同情。 首段描绘了田园的困苦,旱灾和饥荒使得人们生活艰难。第二段描述了今年在风雨的帮助下,虽然蝗虫灾害严重,但麦子仍然丰收,然而扑灭和焚瘗的数量有限,幼苗很快长成飞蛾。作者以此表达了即使在困难的环境下,生命的力量仍然顽强。 诗中“天公生尔为民害,尔如不食焉逃罪”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天公的责问,为何让蝗虫成为人民的祸害,并质问如果蝗虫不吃粮食,那又该如何归罪。这种强烈的情感表达,体现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关切。 “老夫寒饿悲恼缠,分而食之天或怜”一句,表达了作者自身的困境和痛苦,希望天公能够怜悯,给予分食,体现了作者对百姓的深深同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生命的敬畏。它提醒我们关注社会问题,关心民生疾苦,同时也让我们对生命的力量和坚韧产生深深的敬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田园政尔无多子,连岁旱荒饥欲死。
今年何幸风雨时,岂意蝗虫乃如此。
麦秋飞从淮北过,遗子满野何其多。
扑灭焚瘗能几何,羽翼已长如飞蛾。
天公生尔为民害,尔如不食焉逃罪。
老夫寒饿悲恼缠,分而食之天或怜。

关键词解释

  • 天公

    读音:tiān gōng

    繁体字:天公

    英语:ruler of heaven; God

    意思:天。以天拟人,故称。
      ▶《尚书大传》卷五:“烟氛郊社,不修山川,不祝风雨,不时霜雪,不降责于天公。

  • 逃罪

    读音:táo zuì

    繁体字:逃罪

    意思:逃免于罪;逃避罪责。
      ▶《孔子家语•贤君》:“忠士折口,逃罪不言。”
      ▶宋·周密《齐东野语•洪端明入冥》:“汝杀人,何所逃罪?”惜红馆主《续啼笑因缘》第二一回:“因此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