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闺情代作》 月照石泉金点冷,凤酣箫管玉声微。

月照石泉金点冷,凤酣箫管玉声微。

意思:月亮照石泉金点冷,凤甜甜箫管玉声音微弱。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闺情代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梧桐叶落雁初归》是一首描绘离别和相思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物的内心感受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梧桐叶落雁初归,迢递无因寄远衣”直接点明主题,通过描绘梧桐叶落的景象,暗示了秋天的到来,而“初归”一词则表达了诗人对大雁即将带着远方衣物回来的期待。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温暖的氛围。 颔联“月照石泉金点冷,凤酣箫管玉声微”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光照在石泉上,使得水中的金点冷冷生辉,而凤儿的箫声和管声也变得微弱。这一联通过冷暖色调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远的氛围,使得诗人的思念之情更加突出。 颈联“佳人刀杵秋风外,荡子从征梦寐希”描绘了佳人准备第二天的出行,刀杵的声音在秋风中回荡,而远征的丈夫也难以入眠。这一联通过细节的描绘,使得人物的情感更加鲜明,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离别的痛苦。 尾联“遥望戍楼天欲晓,满城咚鼓白云飞”描绘了远方的戍楼即将天亮,而此时满城的鼓声和白云的飞舞都成为了诗人思念的见证。这一联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对比,使得诗人的思念之情更加浓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离别的痛苦,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梧桐叶落雁初归,迢递无因寄远衣。
月照石泉金点冷,凤酣箫管玉声微。
佳人刀杵秋风外,荡子从征梦寐希。
遥望戍楼天欲晓,满城咚鼓白云飞。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照石

    读音:zhào shí

    繁体字:照石

    意思:传说中的一种能映现人、物的神奇之石。
      ▶晋·王嘉《拾遗记•方丈山》:“方丈山有照石,去石十里,视人物之影如镜焉。”

    解释:1.传说中的一种能

  • 玉声

    读音:yù shēng

    繁体字:玉聲

    意思:(玉声,玉声)

     1.佩玉相击的声音。用以节步。
      ▶《礼记•玉藻》:“既服,习容观玉声。”
      ▶孔颖达疏:“既服,着朝服已竟也,服竟而私习仪容,又观容

  • 泉金

    读音:quán jīn

    繁体字:泉金

    意思:金钱。
      ▶《管子•轻重丁》:“故君谨守泉金之谢物,且为之举。”

    解释:1.金钱。

    造句:暂无

  • 石泉

    读音:shí quán

    繁体字:石泉

    英语:Shiquan

    意思:山石中的泉流。
      ▶《楚辞•九歌•山鬼》:“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来水》:“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