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陆少府》 欲济川上舟,相思空伫立。

欲济川上舟,相思空伫立。

意思:想济川上舟,相思空伫立。

出自作者[唐]高适的《酬陆少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淇水岸边和卫人邑为背景,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朝临淇水岸,还望卫人邑。”描绘了作者早晨来到淇水岸边,回望卫人邑的情景。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展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 颔联“别意在山阿,征途背原隰。”则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作者在山阿旁感受到了离别的愁绪,而自己却要背离原隰,踏上征途。这一联通过描绘离别的地点和行程,更加深刻地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颈联“萧萧前村口,唯见转蓬入。”描绘了前村口的景象,只有转蓬进入视线。这一联通过描绘转蓬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尾联“欲济川上舟,相思空伫立。”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无奈和思念之情。他想要渡过河流,但却只能空自伫立,无法实现。这一联通过描绘渡河的场景和内心的空虚,更加深刻地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整首诗以淇水岸边和卫人邑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人文景观和离别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象征手法,如转蓬、鸿雁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使得诗歌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朝临淇水岸,还望卫人邑。
别意在山阿,征途背原隰。
萧萧前村口,唯见转蓬入。
水渚人去迟,霜天雁飞急。
固应不远别,所与路未及。
欲济川上舟,相思空伫立。
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关键词解释

  • 济川

    读音:jì chuān

    繁体字:濟川

    意思:(济川,济川)
    犹渡河。语出《书•说命上》:“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臺德。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后多以“济川”比喻辅佐帝王。
     

  • 伫立

    读音:zhù lì

    繁体字:佇立

    短语:

    英语:stand for a long while

    意思:(伫立,伫立)

     1.久立。
      ▶《诗•邶风•燕

  • 相思

    读音:xiāng sī

    繁体字:相思

    英语:love knot

    意思:
     1.彼此想念。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
      ▶汉·苏武《留别妻》诗:“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