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林仲和筠庄》 弥勒同龛把茅下,客来不识住庵人。

弥勒同龛把茅下,客来不识住庵人。

意思:弥勒同完把茅草下,客人来不知道住庵人。

出自作者[宋]李弥逊的《次韵林仲和筠庄》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独自在山谷中披开榛莽,取出新奇的宝物,并在庵中接待客人的诗。这首诗充满了宁静、自然和闲适的气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独特个性和对生活的热爱。 “青青谷口自披榛,断取它方宝界新。”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山谷中披开榛莽的场景,从中取出了新奇的宝物。这里的“青青谷口”象征着诗人所处的幽静环境,而“自披榛”则表达了诗人独自探索、发现的过程,显示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断取它方宝界新”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发现新奇事物的惊喜和兴奋,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弥勒同龛把茅下,客来不识住庵人。”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庵中的生活状态,他和弥勒菩萨同住在一个茅屋里,接待来访的客人时,他们并不认识这位住在庵中的人。这里的“弥勒同龛”象征着诗人的平和心态和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把茅下”则描绘了诗人简朴的生活方式,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客来不识住庵人”则表达了诗人独自隐居、不为人知的独特个性,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态度。 整首诗充满了宁静、自然和闲适的气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独特个性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热爱生活、探索未知、简朴自足、独特个性的诗人形象。这首诗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自然,如何在简朴的生活中寻找乐趣和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青青谷口自披榛,断取它方宝界新。
弥勒同龛把茅下,客来不识住庵人。

关键词解释

  • 弥勒

    读音:mí lè

    繁体字:彌勒

    英语:mile

    意思:(弥勒,弥勒)
    梵语Maitreya音译,意译“慈氏”。着名的未来佛。我国的弥勒塑像胸腹坦露,面带笑容。传说五代时布袋和尚是其化身。

  • 下客

    读音:xià kè

    繁体字:下客

    意思:I
    北魏对降将的最低恩遇。亦指下等的宾客。
       ▶《北史•房法寿传》:“及歷城、梁邹降,法寿、崇吉等与崔道固、刘休宾俱至京师,以法寿为上客,崇吉为次客,崔、刘为下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