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千叶红梨花》 犹胜张骞为汉使,辛勤西域徙榴花。

犹胜张骞为汉使,辛勤西域徙榴花。

意思:还是胜过张骞为汉朝使者,辛勤西域迁石榴花。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千叶红梨花》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红梨为题材,通过对红梨千叶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红梨的喜爱之情。 首联“红梨千叶爱者谁,白发郎官心好奇。徘徊绕树不忍折,一日千匝看无时。”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红梨的喜爱之情,他绕树观赏,一日千匝,看无时,表现出他对红梨的痴迷。 颔联“夷陵寂寞千山里,地远气偏红节异。”描绘了夷陵山区的寂寞和红梨的独特之处。红梨在偏远的夷陵山中盛开,其鲜艳的颜色和独特的开花时间都与其他地方的红梨不同。 颈联“愁烟苦雾少芳菲,野卉蛮花斗红紫。”进一步描绘了红梨的美丽和稀有,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因为红梨在愁雾中开放,使得它的美丽更加引人注目。同时,野卉蛮花与红梨斗艳,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的结尾“安得移根植帝家。犹胜张骞为汉使,辛勤西域徙榴花。”表达了诗人希望将红梨移植到帝家的愿望。他甚至想象张骞为了给汉朝带来石榴花而长途跋涉的辛勤,但即使是这样,也比不上将红梨移植到帝家的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红梨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奇异事物的欣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夷陵山区的寂寞和红梨的稀有之处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红梨千叶爱者谁,白发郎官心好奇。
徘徊绕树不忍折,一日千匝看无时。
夷陵寂寞千山里,地远气偏红节异。
愁烟苦雾少芳菲,野卉蛮花斗红紫。
可怜此树生此处,高枝绝艳无人顾。
春风吹落复吹开,山鸟飞来自飞去。
根盘树老几经春,真赏今才遇使君。
风轻绛雪樽前舞,日暖繁香露下闻。
从来奇物产天涯,安得移根植帝家。
犹胜张骞为汉使,辛勤西域徙榴花。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张骞

    读音:拼音:zhāng qiān

    张骞的解释

    张骞(?-前114) : 西汉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封博望侯。奉汉武帝命,先后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大月氏,相约共同夹击匈奴。从公元前138年出发到前126年归国,历经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地,途中被匈奴扣留十一年。前
  • 西域

    读音:xī yù

    繁体字:西域

    英语:turkestan

    意思:
     1.汉以来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狭义专指葱岭以东而言,广义则凡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

  • 榴花

    读音:liú huā

    繁体字:榴花

    意思:
     1.石榴花。
      ▶唐·李商隐《茂陵》诗:“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元·刘诜《和东坡四时词》之二:“槐影横阶午簟凉,榴花满地风帘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