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挽蔡西山先生》 伤哉道学不容时,力抵先生蹈至危。

伤哉道学不容时,力抵先生蹈至危。

意思:悲伤啊道学不容时,力抵达先生踩到危险。

出自作者[宋]翁升的《挽蔡西山先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道学先生遭遇不公的感慨和敬意的诗。 首句“伤哉道学不容时”,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学在当下社会中受到排斥和不被理解的惋惜之情。这里的“道学”指的是古代儒家的道德学说,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而“不容时”则暗示了这种理念与现实社会的格格不入。 第二句“力抵先生蹈至危”,描绘了道学先生为了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念,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抗争的场景。这里的“力抵”意味着竭尽全力,而“蹈至危”则表示置生死于度外。 第三句“槐棘佥谋虽日伪,草茅公论实难欺”,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学先生所遭受的诽谤和诋毁的愤慨。这里的“槐棘佥谋”暗指那些心怀叵测的人,而“草茅公论”则表示普通人的公正评价。诗人认为,虽然道学先生受到了这些人的诽谤,但他们的真实品质是无法被掩盖的。 第四句“苍梧千里地虽远,白首一心天自知”,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学先生的敬仰之情。这里的“苍梧”是指遥远的南方地区,而“白首一心”则表示道学先生始终如一的信念。诗人认为,即使道学先生身处遥远的地方,但他们的品质和信念是值得尊敬的。 最后一句“借问西山近何似,白云长护紫阳碑”,以西山和紫阳碑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学先生的怀念之情。这里的“西山”是指位于北京西郊的一座山,而“紫阳碑”则是纪念明代著名道学家王阳明的碑文。诗人通过询问西山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于道学先生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道学精神将永远流传下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道学先生遭遇不公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学精神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手法,使得诗歌意境更加深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伤哉道学不容时,力抵先生蹈至危。
槐棘佥谋虽日伪,草茅公论实难欺。
苍梧千里地虽远,白首一心天自知。
借问西山近何似,白云长护紫阳碑。

关键词解释

  • 道学

    读音:dào xué

    繁体字:道學

    英语:Neo-Confucianism

    意思:(道学,道学)

     1.儒家的道德学问。
      ▶清·赵翼《瓯北诗话•皮日休》:“皮日休乃独请设科取

  • 不容

    读音:bù róng

    繁体字:不容

    短语:驳回 拒

    英语:not tolerate

    意思:
     1.不能容纳;不能宽容。
      ▶《论语•乡党》:“入公门,鞠躬如也

  • 先生

    读音:xiān shēng

    繁体字:先生

    短语:教员 女婿 汉子

    英语:sir

    意思:
     1.始生子,犹言头生。
      ▶《诗•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

  • 时力

    读音:shí lì

    繁体字:時力

    意思:(时力,时力)
    古代强弩名。
      ▶《战国策•韩策一》:“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谿子、少府时力、距来,皆射六百步之外。”
      ▶《史记•苏秦列传》:“谿子、少府时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