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旱三首》 骄阳方施行,秋节已树立。

骄阳方施行,秋节已树立。

意思:炙热正在施行,秋节已树立。

出自作者[宋]曾几的《咏旱三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田旱情的诗,表现出诗人对农民和土地的深切关怀。 首句“骄阳方施行”,以骄阳的盛行描绘出夏日的炎热,为下文旱情的发生提供了背景。而“秋节已树立”则表明秋季已经来临,时节转换,使得旱情更加严重。 “田亩在膏肓,何道可副急。”这两句诗描述了田地的旱情严重,如同病入膏肓,无法自救,表现出诗人对农田的深深忧虑。在此情况下,农民焦急寻找各种方法缓解旱情,但“何道可副急”一句则表现出诗人对解决问题的无奈和困惑。 “云雷不成雨,成雨初不湿。”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天气的无情,虽然有云雷但并未形成有效的降雨,即使下雨也无法缓解旱情,因为雨量太少,无法湿润土地。 最后两句“咄咄逼中秋,为霖恐无及。”则以逼近的中秋时节来强调时间的紧迫性,恐怕再不下雨,农作物就无法在中秋之前收获了。 整首诗以骄阳、秋节、田亩、云雷、雨等自然元素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农田旱情的严重情况,表现出诗人对农民和土地的关切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逼近的中秋时节来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和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骄阳方施行,秋节已树立。
田亩在膏肓,何道可副急。
云雷不成雨,成雨初不湿。
咄咄逼中秋,为霖恐无及。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关键词解释

  • 骄阳

    读音:jiāo yáng

    繁体字:驕陽

    英语:blazing sun

    意思:(骄阳,骄阳)
    勐烈的阳光。
      ▶唐·李白《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骄阳何火赫,海水烁龙龟。”

  • 施行

    读音:shī xíng

    繁体字:施行

    短语:践 执 行 尽 实践 履

    英语:to put in place

    意思:I

     1.行动。
       ▶《

  • 树立

    读音:shù lì

    繁体字:樹立

    短语:立 白手起家 建 树 起 另起炉灶 植

    英语:set up

    意思:(树立,树立)

     1.建立;建树。

  • 方施

    读音:fāng shī

    繁体字:方施

    意思:普遍施行。方,通“旁”。
      ▶《书•皋陶谟》:“皋陶方祗厥叙,方施象刑惟明。”
      ▶孙星衍疏:“《白虎通•圣人篇》云……‘旁施象刑惟明’,方作旁者,《说文》:‘旁,溥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