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忠孝诗》 而况判死乃得生,父母贵体非轻舍。

而况判死乃得生,父母贵体非轻舍。

意思:何况判死才得以生,父母贵体不轻易放弃。

出自作者[宋]袁甫的《忠孝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歌,它通过描述曾子立言、忠孝一体的思想,以及对于当今社会中人们忽视忠孝问题的批评,表达了作者对于忠孝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关注。 首先,诗中提到了曾子立言的思想,强调了忠孝一体的重要性。曾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在诗中,作者通过引用曾子的名言,强调了战场上无勇非孝也,强调了忠孝一体的思想。 其次,诗中提到了忠孝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在诗中,作者通过描述大夫赤心为宗社、父母贵体非轻舍等情节,强调了忠孝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作者也批评了当今社会中人们对于忠孝问题的忽视和漠视,认为忠孝从来只一原,而今识者寡。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于老师的敬仰之情。诗中的跋语流传壮矣哉,表达了作者对于老师遗墨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老师思想的传承和发扬的期望。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对当今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诗中提到了边庭尚绎骚、孤忠步步踏实地等情节,表达了作者对于当今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期望,认为报国即是报新恩,忠孝断断非二得。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思想深刻,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忠孝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关注,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期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曾子立言诏后世,战陈无勇非孝也。
战死犹留千古名,大夫赤心为宗社。
而况判死乃得生,父母贵体非轻舍。
忠孝从来只一原,此道於今识者寡。
兹湖老师遗墨在,光焰万太追风雅。
发挥天经与地义,为怜世人多聋哑。
跋语流传壮矣哉,忠由孝出非外假。
厥今边庭尚绎骚,其势飙炊陵诸夏。
孤忠步步踏实地,纸上陈言付土苴。
报国即是报新恩,忠孝断断非二得。
两阃对峙贵通情,胸怀如水常善下。
不见天高并地阔,要令物物归化治。
雍容课笑净边尘,直把兵氛都汛洒

关键词解释

  • 贵体

    读音:guì tǐ

    繁体字:貴體

    英语:A respectful term used to address the body of the other party.

    意思:(贵体,贵体)

  • 而况

    读音:ér kuàng

    繁体字:而況

    英语:much less; let alone(何况)

    意思:(而况,而况)

     1.《易•干》:“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 父母

    读音:fù mǔ

    繁体字:父母

    短语:养父母 大人 上下 父母亲 家长 老人

    英语:parents

    意思:
     1.父亲和母亲。
      ▶《诗•小雅•蓼莪》

  • 判死

    引用解释

    犹拼死。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一士判死兮而当百夫。” 唐 元稹 《采珠行》:“海波无底珠沉海,採珠之人判死採。” 前蜀 牛希济 《临江仙》词:“须知狂客,判死为红颜。”

    读音:pàn sǐ

  • 生父

    读音:shēng fù

    繁体字:生父

    意思:生育己身的父亲。如:他三岁时生父就去世了。

    解释:1.生育己身的父亲。

    造句:调查结果证明他就是那孩子的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