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将至东都先寄令狐留守》 诗境忽来还自得,醉乡潜去与谁期?

诗境忽来还自得,醉乡潜去与谁期?

意思:诗境忽来把自己得,醉乡偷偷去和谁约会?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将至东都先寄令狐留守》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黄鸟无声叶满枝”,以静谧的秋日景象作为开端,黄鸟无声,树叶满枝,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安静、平和的感觉,仿佛把读者带到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闲吟想到洛城时”一句,暗示了诗人此时身处的地方并非他的故乡洛阳,而是他暂时停留的地方,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惜逢金谷三春尽,恨别铜楼一月迟”,借用“金谷园”和“铜楼”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这两句诗将过去的美好与现在的失落对比,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诗境忽来还自得”和“醉乡潜去与谁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洒脱态度。他能够在诗歌中寻找到自己的乐趣,也能够享受醉酒带来的快乐,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到敬佩。 最后两句“东都添个狂宾客,先报壶觞风月知”,诗人自称“狂宾客”,表示自己是一个自由自在的人,不受任何束缚。他能够及时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无论是风月还是其他事物,都能够让他感到快乐。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他自由自在、洒脱不羁的性格。这首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黄鸟无声叶满枝,闲吟想到洛城时。
惜逢金谷三春尽,恨拜铜楼一月迟。
诗境忽来还自得,醉乡潜去与谁期?
东都添个狂宾客,先报壶觞风月知。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醉乡

    读音:zuì xiāng

    繁体字:醉鄉

    英语:drunken stupor

    意思:(醉乡,醉乡)
    指醉酒后神志不清的境界。
      ▶唐·王绩《醉乡记》:“阮嗣宗、陶渊明等十数人,并游于醉乡。

  • 自得

    读音:zì dé

    繁体字:自得

    短语:自得其乐 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

    英语:self-congratulation

    意思:
     1.自己感到得意或舒适。
      ▶《

  • 诗境

    读音:shī jìng

    繁体字:詩境

    意思:(诗境,诗境)
    诗的境界;诗的意境。
      ▶唐·白居易《秋池》诗之二:“闲中得诗境,此境幽难说。”
      ▶金·元好问《书扇赠李湛然》诗:“未要吴侬夸胜概,已从诗境得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