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挽李泰发参政三首》 立谈廷争地,上疏里居时。

立谈廷争地,上疏里居时。

意思:立谈廷争地,上疏里居住时。

出自作者[宋]曾几的《挽李泰发参政三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赞美和敬仰之情的五言律诗,诗人通过追忆一位前任官员的忠诚和精神风貌,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悼念。 首联“公昔遭前政,忠精不少衰”,概括了这位官员在过去的政治环境中遭受的不公待遇,但他的忠诚和精神并未因此而减少。这一联凸显了诗人的感慨和敬佩之情。 颔联“立谈廷争地,上疏里居时”,通过两个具体的场景,描绘了这位官员在朝堂上敢于直言争辩,以及在辞官回乡后依然关心国事,上书言事。这一联生动地展现了这位官员的英勇和忠诚。 颈联“意气南山在,名声北斗垂”,运用比喻手法,将这位官员的意气比作巍峨的南山,将他的名声比作高悬的北斗。这一联形象地表现了这位官员的崇高精神和卓越声誉。 尾联“心知不亡者,送往得无悲”,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官员离世的悲痛心情,但他深知这位官员的精神将会长存于世,因此送别时也无需过于悲伤。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豁达态度。 整首诗结构紧凑,语言凝练,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忠诚、英勇、崇高的官员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深切悼念和崇高敬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公昔遭前政,忠精不少衰。
立谈廷争地,上疏里居时。
意气南山在,名声北斗垂。
心知不亡者,送往得无悲。
作者介绍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关键词解释

  • 里居

    读音:lǐ jū

    繁体字:裏居

    英语:address

    意思:
     1.古指官吏告老或引退回乡居住。
      ▶《书•酒诰》:“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
      ▶孔传:“于百官族姓及卿大夫

  • 立谈

    读音:lì tán

    繁体字:立談

    意思:(立谈,立谈)

     1.站着谈话。
      ▶《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但只叫他立谈一两句,就打发

  • 廷争

    读音:tíng zhēng

    繁体字:廷爭

    意思:(廷争,廷争)
    在朝廷上向皇帝极力谏诤。
      ▶《史记•吕太后本纪》:“陈平、绛侯曰:‘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唐·刘餗《隋唐嘉话》

  • 地上

    读音:dì shàng

    繁体字:地上

    意思:
     1.陆地上。
      ▶《周礼•春官•大司乐》:“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亦指地面上。
      ▶唐·李白《静夜思》诗:“床前明月光,疑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