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杨景平》 寄声关子老渔樵,小山桂树不须招。

寄声关子老渔樵,小山桂树不须招。

意思:歌声关子老渔樵,小山桂树不需要招。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赠杨景平》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情感色彩和描绘力的诗,给人一种深厚的历史、地理和人文感受。诗中的语言流畅,意象生动,寓意深远。 首先,诗人以“君不见华阴杨君汉孔子,君生其后无乃似。”开头,引用了历史人物,给人一种庄重、典雅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诗歌的主题:颂扬一种高尚的人格和精神。 接着,诗人描绘了主人公“平居恐惧西北隅,力行发愤尚不媿。”的形象,表现出他无畏的勇气和坚强的毅力。然后,诗人以“君今鸣橹下长淮,眼明清晓三楚开。”描绘了主人公远行的场景,生动而具体。 在“扬州行矣勿濡滞,江南细雨收黄梅。”这两句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地理和气象元素,将读者的视野引向江南的梅雨季节,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 然后,诗人以“我今正是鸟折翼,肺病三年广文直。”表达了自己目前的困境,但同时也展示了他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最后,诗人通过“昔时黄帽榜舟人,却向西湖当不识。寄声关子老渔樵,小山桂树不须招。乘槎东海未敢必,欲去天台观石桥。”这几句,再次展现了他对历史和自然的深厚感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感世界,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不见华阴杨君汉孔子,君生其后无乃似。
平居恐惧西北隅,力行发愤尚不媿。
君今鸣橹下长淮,眼明清晓三楚开。
扬州行矣勿濡滞,江南细雨收黄梅。
我今正是鸟折翼,肺病三年广文直。
昔时黄帽榜舟人,却向西湖当不识。
寄声关子老渔樵,小山桂树不须招。
乘槎东海未敢必,欲去天台观石桥。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渔樵

    引用解释

    1.打鱼砍柴。 唐 高适 《封丘县》诗:“我本渔樵 孟诸 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宋 苏轼 《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於 江 渚之上,侣鱼鰕而友麋鹿。”

    2.渔人和樵夫。 唐 王维 《桃源行》:“平明閭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宋 范成大 《携家石湖赏拒霜》诗:“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 清 顾光旭 《弓

  • 关子

    读音:guān zǐ

    繁体字:關子

    英语:climax

    意思:(关子,关子)

     1.旧指通关节、说人情的人。
      ▶《新唐书•<李逢吉传>》:“有所求请,先赂关子,后达于逢吉,无

  • 寄声

    读音:jì shēng

    繁体字:寄聲

    意思:(寄声,寄声)
    托人传话。
      ▶《汉书•赵广汉传》:“界上亭长寄声谢我,何以不为致问?”晋·陶潜《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诗:“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
      ▶

  • 山桂

    读音:shān guì

    繁体字:山桂

    意思:
     1.桂树。因多生于山中,故称。
      ▶唐·宋之问《为太平公主五郎病愈设斋叹佛文》:“山桂含芳而逼人,阶兰吐秀而惊俗。”
      ▶唐·许浑《月夜期友人不至》诗:“风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