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史诗·博浪沙》 山东不是无公子,何事张良独报仇。

山东不是无公子,何事张良独报仇。

意思:山东是不是没有公子,什么事张良只是报仇。

出自作者[唐]胡曾的《咏史诗·博浪沙》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秦始皇统一六合的秋天为背景,通过描绘秦始皇鲸吞天下的壮丽景象,以及山东诸侯被一一削平的残酷现实,表达了对秦始皇暴政的不满和对张良报仇的赞美。 首句“嬴政鲸吞六合秋,削平天下虏诸侯”描绘出秦始皇统一六合的宏大场景,如同鲸鱼吞食大地,秋天的丰收景象成为了他的战利品。而“削平天下虏诸侯”则揭示了秦始皇的统治手段之残忍,他对待反抗者如同对待俘虏一般,毫不留情。 接着,“山东不是无公子,何事张良独报仇”一句,诗人对山东的公子们表示了同情,他们并非没有反抗的力量,但为何只有张良一人执着于报仇?这引发了诗人对张良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其他山东公子的失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秦始皇和张良的形象,表达了对秦朝的暴政和张良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山东公子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诗歌,通过描绘壮丽的景象和生动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嬴政鲸吞六合秋,削平天下虏诸侯。
山东不是无公子,何事张良独报仇。

关键词解释

  • 张良

    读音:zhāng liáng

    词语解释

    ⒈  汉初大臣。字子房,相传为城父(今河南郏县东)人。祖与父都是韩国大臣。秦灭韩后,他图谋复国,结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楚汉战争期间,提

  • 山东

    读音:shān dōng

    繁体字:山東

    英语:Shandong (province in northern China)

    意思:(山东,山东)

     1.山的东坡。参见“山西”。
     

  • 何事

    读音:hé shì

    繁体字:何事

    英语:what

    意思: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齐·谢朓《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方干《经周处士故居

  • 不是

    读音:bú shì

    繁体字:不是

    短语:讹误 错误 不对 大过 谬误 病 错 差错 偏向 谬 过错 错处 差 误 偏差 讹

    英语:(n) blame or fault

  • 报仇

    读音:bào chóu

    繁体字:報仇

    短语:算账 报仇

    英语:to revenge (oneself)

    意思:(报仇,报仇)
    见“报雠”。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