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南恩望海台》 目断飞云处,终身愧老莱。

目断飞云处,终身愧老莱。

意思:眼睛断飞云处,终身羞愧老莱。

出自作者[宋]胡铨的《登南恩望海台》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感激君主的宽大并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期待。诗中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首句“君恩宽逐客,万里听归来”表达了诗人对君主宽大为怀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被逐出京城,远赴万里之外的艰辛和痛苦。而“万里听归来”则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期待,暗示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渴望。 “未上凌烟阁,先登望海台”两句描绘了诗人的远望之景,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诗人登上了望海台,看到了壮丽的海景,这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山为翠浪涌,湖拓碧天开”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所见之景,山峦起伏,翠浪涌动,湖泊碧波荡漾,与蓝天相接。这些壮丽的景色象征着诗人的希望和憧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欣赏。 最后,“目断飞云处,终身愧老莱”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年老的感慨和愧疚。诗人望断了天际,希望能看到故乡的云彩,但最终只能失望。而“终身愧老莱”则表达了诗人对年老的无奈和自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自责。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恩宽逐客,万里听归来。
未上凌烟阁,先登望海台。
山为翠浪涌,湖拓碧天开。
目断飞云处,终身愧老莱。
作者介绍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

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登进士第。初授抚州军事判官,他招募乡丁,助官军捍御金军。后除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主和,胡铨抗疏力斥,乞斩秦桧与参政孙近、使臣王伦,声振朝野。但遭除名,编管昭州,移谪吉阳军。秦桧死后,内移衡州。宋孝宗即位,复任奉议郎,知饶州。历国史院编修官、兵部侍郎,晚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

淳熙七年(1180年),胡铨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老莱

    读音:lǎo lái

    繁体字:老萊

    意思:(老莱,老莱)
    老莱子的省称。
      ▶晋·葛洪《抱朴子•逸民》:“老莱灌园以远之,从其所好,莫与易也。”
      ▶唐·孟郊《春日同韦郎中使君送邹儒立少府扶侍赴云阳》诗:“

  • 终身

    读音:zhōng shēn

    繁体字:終身

    短语:生平 百年 平生 辈子 一辈子

    英语:lifelong

    意思:(终身,终身)

     1.一生;终竟此身。

  • 目断

    读音:mù duàn

    繁体字:目斷

    意思:(目断,目断)
    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
      ▶唐·丘为《登润州城》诗:“乡山何处是,目断广陵西。”
      ▶宋·晏殊《诉衷情》词:“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