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商山》 雨暗商山过客稀,路傍孤店闭柴扉。

雨暗商山过客稀,路傍孤店闭柴扉。

意思:雨暗商山过客稀,路傍孤店关闭柴门。

出自作者[唐]戎昱的《过商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雨暗商山过客稀,路傍孤店闭柴扉。卸鞍良久茅檐下,待得巴人樵采归》是作者在经过商山时,看到雨中静谧的景色和独自在茅屋下等待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 首句“雨暗商山过客稀,路傍孤店闭柴扉。”描绘了商山周围天色阴沉,过客稀少,路旁的小店也紧闭着门。这描绘为全诗定下了忧郁的基调,为后面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卸鞍良久茅檐下,待得巴人樵采归。”在茅檐下等待了很久,直到遇见几个打柴的人归家。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寂寞,长时间的等待和遇见陌生人归家时的喜悦形成对比,更加强调了作者的孤独感。 全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感受,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安静、闲适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深意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精炼的文字,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雨暗商山过客稀,路傍孤店闭柴扉。
卸鞍良久茅檐下,待得巴人樵采归。
作者介绍 戎昱简介
戎昱(rongyu)(744年~800年),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一说登进士第。肃宗上元至代宗永泰(760—766)间,来往于长安、洛阳、齐、赵、泾州、陇西等地。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元年(766)入蜀,见岑参于成都。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关键词解释

  • 商山

    读音:shāng shān

    繁体字:商山

    意思:山名。在今陕西·商县东。亦名商岭、商坂、地肺山、楚山。地形险阻,景色幽胜。
      ▶秦末汉初四皓曾在此隐居。
      ▶晋·陶潜《桃花源诗》:“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 柴扉

    读音:chái fēi

    繁体字:柴扉

    英语:wicker gate

    意思:柴门。亦指贫寒的家园。
      ▶南朝·梁·范云《赠张徐州稷》诗:“还闻稚子说,有客款柴扉。”
      ▶唐·李商隐《访隐

  • 过客

    读音:guò kè

    繁体字:過客

    短语:过路人

    英语:passing traveller

    意思:(过客,过客)

     1.过路的客人;旅客。
      ▶《韩非子

  • 雨暗

    读音:yǔ àn

    繁体字:雨暗

    意思:言阴雨时天色昏暗。
      ▶唐·白居易《秋霖中奉裴令公见招早出赴会马上先寄六韵》:“雨暗三秋日,泥深一尺时。”
      ▶宋·苏轼《南歌子•寓意》词:“雨暗初疑夜,风回忽报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