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夜雨·红麟不暖瓶笙噎》 更深冻损梅花也,听画堂、箫鼓方歇。

更深冻损梅花也,听画堂、箫鼓方歇。

意思:再深冻损梅花啊,听画堂、箫鼓正在消失。

出自作者[宋]蒋捷的《秋夜雨·红麟不暖瓶笙噎》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诗情画意的诗,它描绘了一个冬日的场景,通过描绘红麟不暖瓶笙噎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感受和对春天的期待。 首句“红麟不暖瓶笙噎”描绘了一个冬日室内场景,红麟不暖瓶笙噎,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暗示着室内有火炉或者热水瓶等取暖设备。而“瓶笙噎”则暗示着室内有乐器演奏的声音,让人感到热闹和欢乐。 “炉灰一片晴雪”进一步描绘了室内景象,炉灰一片晴雪,给人一种温暖和明亮的感觉,与前一句的红麟不暖瓶笙噎形成了对比。 “醉无香嗅醒,但手把、新橙闲撧。”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在冬夜的醉酒状态,手拿新橙闲撧,闻着无香的花香,让人感到一种慵懒和舒适的感觉。 “更深冻损梅花也,听画堂、箫鼓方歇。”这几句描绘了更深时分,梅花被冻得凋零,而室外画堂里箫鼓的声音也已经停止。这暗示着冬天的寒冷和寂静。 “想是天气别。豫借与、春风三月。”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希望。他认为天气将会变得温暖,春天将会到来,梅花也会再次绽放。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日的景象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希望。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感受,让人感到一种温暖和希望的力量。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红麟不暖瓶笙噎。
炉灰一片晴雪。
醉无香嗅醒,但手把、新橙闲撧。
更深冻损梅花也,听画堂、箫鼓方歇。
想是天气别。
豫借与、春风三月。
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
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

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疆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关键词解释

  • 画堂

    读音:huà táng

    繁体字:畫堂

    英语:A hall with colorful paintings

    意思:(画堂,画堂)

     1.古代宫中有彩绘的殿堂。
      ▶《汉书•成帝纪

  • 梅花

    读音:méi huā

    繁体字:梅花

    短语:

    英语:plum blossom

    意思:
     1.梅树的花。早春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是有名的观赏植物。

  • 更深

    解释

    更深 gēngshēn

    [deep at night] 夜深

    更深人静

    更深夜静

    引用解释

    夜深。 唐 杜甫 《火》诗:“流汗卧江亭,更深气如缕。”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 箫鼓

    读音:xiāo gǔ

    繁体字:簫鼓

    意思:(箫鼓,箫鼓)
    箫与鼓。泛指乐奏。
      ▶南朝·梁·江淹《别赋》:“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
      ▶宋·张孝祥《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家种黄柑丹荔,户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