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石攀萝去不迷,行时举步似丹梯。
意思:避开岩石攀登萝去不迷,运行时举步像丹梯。
出自作者[唐]方干的《和于中丞登扶风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诗,通过对攀萝避石、海日东照、云山寺院、竹树溪影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山间行走的感受和体验。
首联“避石攀萝去不迷,行时举步似丹梯。”描绘了诗人攀爬岩石,抓住藤萝前行,这样一种探险和挑战的情景,表现出诗人的坚韧和决心。而“举步似丹梯”则以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行走在山路上的感觉,增添了诗的趣味。
颔联“东轩海日已先照,下界晨鸡犹未啼。”描绘了东边的窗户已经沐浴在阳光之中,而山下的人家鸡鸣尚未来临。这种对比表现出诗人已经身处高处,远离尘嚣,与自然更为接近。
颈联“郭里云山全占寺,村前竹树半藏溪。”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景色,云雾缭绕的山峦,寺庙隐藏在其中,竹树掩映的溪流若隐若现。这些景象都体现了山间的幽静和神秘。
尾联“谢公吟望多来此,此地应将岘首齐。”诗人以谢灵运自比,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文的喜爱之情。这里的美景应该和岘山(位于湖北襄阳)等地一样美丽。这一对比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仰和对人文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山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仰。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细节描绘,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赞美,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