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罗著作奉使湖湘》 山行马拂湘川石,寺宿僧供岳麓茶。

山行马拂湘川石,寺宿僧供岳麓茶。

意思:山走马拂湘川石,寺僧供住宿岳麓茶。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送罗著作奉使湖湘》

全文赏析

这首诗《使星躔次入长沙,晓别延英去路赊》是一首描绘诗人离开京城前往长沙的离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别的皇宫和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首句“使星躔次入长沙,晓别延英去路赊”,描绘了诗人启程的场景,表达了离别之情的沉重。延英殿是皇宫中重要的地方,这里代表着朝廷的权威和权力,也代表着诗人即将离开这个权力中心,前往远离京城的长沙。 “数刻漏中承密旨,几重湖外奉皇华”两句,描绘了诗人离别延英殿的原因,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和对职责的敬畏。诗人将接受一项重要的任务,前往长沙执行秘密任务,这需要他付出艰辛的努力和长期的等待。 “山行马拂湘川石,寺宿僧供岳麓茶”两句,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欣赏。在山间行走,马儿轻拂着湘川石,感受着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在寺庙中住宿,僧人供给他岳麓茶,让他感受到人文的温暖和关怀。 最后“回日期君直西掖,当阶红药正开花”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和祝福。他希望自己完成任务后能够回到京城,回到友人的身边,那时正值庭院中的红药盛开,象征着友谊和美好的未来。 整首诗情感真挚,描绘了离别场景和旅途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友人的期待和祝福。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欣赏和感悟,体现了诗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使星躔次入长沙,晓别延英去路赊。
数刻漏中承密旨,几重湖外奉皇华。
山行马拂湘川石,寺宿僧供岳麓茶。
回日期君直西掖,当阶红药正开花。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关键词解释

  • 山行

    读音:shān xíng

    繁体字:山行

    意思:在山中行走。
      ▶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诗:“登岭始山行,野旷沙岸净。”
      ▶元·刘迎《车轣辘》诗:“马虺隤,牛觳觫,山行萦纡车轣辘。”

    <

  • 岳麓

    读音:yuè lù

    繁体字:岳麓

    意思:亦作“岳麓”。
     山名。一称麓山。在湖南省·长沙市郊,湘江西岸,因当衡山之足,故以麓名。山上有晋代修建的麓山寺,山下有岳麓书院。
      ▶唐·李咸用《夏日别余秀才》诗:“岳麓云深麦

  • 湘川

    读音:xiāng chuān

    繁体字:湘川

    意思:即湘江。
      ▶晋·陆机《乐府》诗之十六:“北徵瑶臺女,南要湘川娥。”
      ▶唐·李群玉《黄陵庙》诗:“犹似含嚬望巡狩,九疑如黛隔湘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