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晚晴》 村晚惊风度,庭幽过雨沾。

村晚惊风度,庭幽过雨沾。

意思:村里晚上惊风度,庭院被雨水打湿过。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晚晴》

全文赏析

【杜臆】朝雨而晚晴,乃同日所作。何逊诗,“褰裳对晚晴。”

  村晚惊风度①,庭幽过雨沾②。夕阳薰细草③,江色映疏帘④。书乱谁能帙,杯干自可添。时闻有余论⑤,未怪老夫潜。

  (薰草映帘,晚晴之景。整书酌酒,晚晴之事。未有与俗相安之意。言时闻蜀人之论,未尝怪此一潜夫也。本传谓公在成都,与田夫野老相狎荡。盖能亲厚于人而人共悦之,故有后二句。【洪注】老夫潜,只是说老潜夫,特倒拈以协韵耳。旧注因后汉王符有《潜夫论》,遂将论字属自己,其说难通。)

  ①曹植诗:“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②陆琼诗:“庭幽花似雪。”③《诗》:“度其夕阳。”《别赋》:“陌上草薰。”鲍照诗:“北园有细草。”④【黄生注】江色映帘,夕阳返照故也。梁元帝诗:“疏帘度晚光。”⑤《子虚赋》:“愿闻先生之余论。”孔融书:“乃使余论远闻。”《宋书·江夏王传》:“如闻外论,不以为非。”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村晚惊风度,庭幽过雨沾。
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
书乱谁能帙,怀干可自添。
时闻有馀论,未怪老夫潜。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风度

    读音:fēng dù

    繁体字:風度

    短语:气质 派头 仪态 气度 气派 神韵 气概 威仪

    英语:(n) demeanor; conduct

    意思:(风度,风度)

  • 惊风

    读音:jīng fēng

    繁体字:驚風

    英语:infantile convulsion

    意思:(惊风,惊风)

     1.指勐烈、强劲的风。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然后扬节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