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水登山兴自奇,锦沙墩上最多时。
意思:临水登山兴自奇,锦沙墩上最多时。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陪冯使君游六首·锦沙墩》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在登山临水时的美好感受和独特体验。
首句“临水登山兴自奇”,就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即诗人对于登山临水的热爱和欣喜。这种情感贯穿了整首诗,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那种悠然自得、心旷神怡的情绪。
“锦沙墩上最多时”一句,描绘了诗人所在的位置——一个美丽的水边山峰。这里的“锦沙墩”可能是指一个有着锦绣般风景的沙洲或小岛,而“多”字则表达了诗人在此处停留的时间之长,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这里的喜爱。
“虽云发白孤峰好,其奈名清圣主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欣慰之情。尽管诗人的头发已经变白,但他的名字却被一位圣明的君主所知,这让他感到欣慰。这里的“圣主”可以理解为一位明智的统治者,他能够赏识和重用有才华的人,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明君的期望。
“草媚莲塘资逸步,云生松壑有新诗。”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登山临水时的所见所感。他看到池塘里的草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向诗人招手;他听到松树在山谷中发出轻柔的声音,似乎在呼唤诗人的到来。这里的“草媚”、“莲塘”、“云生”、“松壑”等意象,都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最后,“悠然别是神仙趣,岂羡东山妓乐随。”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登山临水的独特感受——这是一种超越凡尘、脱离世俗的仙境般的感觉,他并不羡慕东山的歌舞娱乐,而是享受着这种清静、自由的生活。这里的“神仙趣”和“岂羡”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也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超凡脱俗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登山临水的热爱和欣喜,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