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钓濑渔樵行送严守苏伯业赴阙》 渔樵无事官无逋,民不识吏

渔樵无事官无逋,民不识吏

意思:渔樵无事官没有拖欠,百姓不知道官吏

出自作者[宋]陈棣的《钓濑渔樵行送严守苏伯业赴阙》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樵子在迁居到陵州后,对当地城市逍遥游生活的喜爱和满意。诗中通过渔樵子的自述,展现了他在乡村生活和城市逍遥游之间的对比和变化,以及他对新环境的适应和感激。 首联“渔樵生长子陵州,偶为城市逍遥游”,交代了渔樵子的身份和迁居陵州的原因,同时也点明了诗的主题——对城市逍遥游生活的喜爱。 颔联“相逢欲话平生事,以手加额频点头”,描绘了渔樵子与城市居民的相遇和交谈,表现了他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满意。 接下来几联,诗中详细描述了渔樵子对新环境的适应和感激。他讲述了自己过去在乡村的生活,以及因为大饥小歉而不得不弃田弄刀的经历。他感叹过去战争的残酷,以及现在丰收带来的幸福生活。诗中还描绘了牛羊满圈、田园风光、父老欢歌笑语等场景,表现了新环境的和谐和美好。 最后,“向来游手今良农,今日膏腴昔荒峤”,表达了渔樵子对生活改变的感激和对新环境的适应。他不再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人,而是一个勤劳的农民,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渔樵子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城市逍遥游生活的赞美和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通过渔樵子的经历,反映了社会变迁和人民生活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渔樵生长子陵州,偶为城市逍遥游。
相逢欲话平生事,以手加额频点头。
自言家世居村落,颇厌吾邦风土恶。
大饥小歉偶一遭,弃掷锄耰弄刀槊。
二十年前事可惊,锦襦绣帽争乘城。
太平日久人忘战,衣冠荆棘戈鋋腥。
去年米贵无余粟,往往惊顾如麋鹿。
大开陈廪贷兼并,却笑隣邦才食粥。
只今丰盈天报施,余粮栖亩麦两岐。
牛羊日落草莱处,场圃秋深{禾罢}稏时。
父老歌谣童稚笑,欢声万口如同调。
向来游手今良农,今日膏腴昔荒峤。
渔樵无事官无逋,民不识吏

关键词解释

  • 无事

    读音:wú shì

    繁体字:無事

    意思:(无事,无事)

     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
      ▶《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注:“事谓征伐。”
      ▶《史

  • 渔樵

    引用解释

    1.打鱼砍柴。 唐 高适 《封丘县》诗:“我本渔樵 孟诸 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宋 苏轼 《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於 江 渚之上,侣鱼鰕而友麋鹿。”

    2.渔人和樵夫。 唐 王维 《桃源行》:“平明閭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宋 范成大 《携家石湖赏拒霜》诗:“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 清 顾光旭 《弓

  • 逋民

    读音:bū mín

    繁体字:逋民

    意思:逃亡在外的人;拖欠租税的百姓。
      ▶五代·齐己《寄澧阳吴使君》诗:“去兽未胜除狡吏,还珠争似复逋民。”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钱谷•完粮奖励》:“于是朱·吕等社闻之,踊跃

  • 不识

    读音:bù shí

    繁体字:不識

    英语:fail to see; be ignorant of; not know; not appreciate

    意思:(不识,不识)

     1.不知道,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