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 毕竟不成眠,鸦啼金井寒。

毕竟不成眠,鸦啼金井寒。

意思:毕竟不能入睡,鸦啼金井寒。

出自作者[宋]秦观的《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

全文赏析

这首诗《虫声泣露惊秋枕》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象和感受的诗,通过对虫声、露水、帏帐、玉肌、残更、阴风、雨涩、灯花、鸦啼等细节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女子在秋夜孤枕难眠的情景。 首联“虫声泣露惊秋枕,罗帏泪湿鸳鸯锦”直接点明季节和环境,通过虫声和露水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秋夜氛围。而“罗帏泪湿鸳鸯锦”则通过细节描绘出女子的床帏之景,暗示出女子内心的悲伤和孤独。 颔联“独卧玉肌凉,残更与恨长”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孤枕难眠之状。玉肌的凉意和残更的漫长都暗示出女子的无眠和内心的寂寞。这里的“恨长”为诗眼,暗示出女子心中的怨恨和无奈。 接下来的两联继续描绘秋夜景象,阴风翻翠幔、雨涩灯花暗,这些细节都为女子的无眠增添了更多的愁绪。同时,诗中“毕竟不成眠”和“鸦啼金井寒”也表达了女子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立体。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用词,成功地营造出一个秋夜寂静、孤枕难眠的场景,表达了女子内心的悲伤和无奈。同时,诗中的意象和细节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虫声泣露惊秋枕,罗帏泪湿鸳鸯锦。
独卧玉肌凉,残更与恨长。
阴风翻翠幔,雨涩灯花暗。
毕竟不成眠,鸦啼金井寒。
作者介绍 秦观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字少游,一字太虚。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

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关键词解释

  • 金井

    读音:jīn jǐng

    繁体字:金井

    英语:pupil

    意思:
     1.井栏上有雕饰的井。一般用以指宫庭园林里的井。
      ▶南朝·梁·费昶《行路难》诗之一:“唯闻哑哑城上乌,玉栏金井牵辘轳。

  • 不成

    读音:bù chéng

    繁体字:不成

    英语:won\'t do

    意思:
     1.未成年。
      ▶《左传•哀公五年》:“齐·燕姬生子,不成而死。”
      ▶杜预注:“不成,未冠也。”

  • 毕竟

    读音:bì jìng

    繁体字:畢竟

    短语:竟 归根到底 总算 卒 算 终

    英语:when all is said and done

    意思:(毕竟,毕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