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录汉唐事六言五首》 白衣山人辞去,青袍拾贵步归。

白衣山人辞去,青袍拾贵步归。

意思:白衣山人离去,青袍拾起贵步行回家。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录汉唐事六言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二圣已重劝了,西京无一尘飞。白衣山人辞去,青袍拾贵步归。》,它是一首表达了作者对政治清明、生活安定的向往,以及对辞官归隐的青袍文人生活的赞美。 首句“二圣已重劝了”,这里的“二圣”指的是皇帝,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已经再次励精图治,使得政治清明,社会秩序稳定。作者通过这一表述,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西京无一尘飞”,这里的“西京”指的是诗人的故乡或工作的地方,“无一尘飞”则表达了环境的清新洁净,没有尘埃飞扬,象征着政治清明、社会和谐。 “白衣山人辞去”,白衣山人是一个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文人形象,作者通过这个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辞官归隐生活的向往。 “青袍拾贵步归”,青袍是古代文人的服装颜色,代表了文人身份。“拾贵”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安定的向往,没有压迫和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 整首诗通过描绘政治清明、生活安定的理想社会景象,以及对辞官归隐的青袍文人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期盼和对于自由平等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着理想主义色彩的诗歌,它通过描绘美好的社会景象和文人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二圣已重劝了,西京无一尘飞。
白衣山人辞去,青袍拾贵步归。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山人

    读音:shān rén

    繁体字:山人

    英语:recluse; hermit

    意思:
     1.即山虞。古代掌管山林的官。
      ▶《左传•昭公四年》:“自命夫命妇至于老疾,无不受冰。山人取之,县

  • 辞去

    读音:cí qù

    繁体字:辭去

    意思:(辞去,辞去)

     1.辞别而去。
      ▶《战国策•齐策四》:“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则再拜而辞去也。”
      ▶《孔丛子•独治》:“叔孙通遂辞去,以法仕秦。”

  • 白衣

    读音:bái yī

    繁体字:白衣

    英语:white

    意思:
     1.白色衣服。
      ▶《吕氏春秋•孟秋》:“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旂,衣白衣,服白玉。”
      ▶《旧唐书

  • 青袍

    读音:qīng páo

    繁体字:青袍

    意思:
     1.青色的袍子。
      ▶《古诗》:“青袍似春草,长条随风舒。”
      ▶南朝·梁·何逊《与苏九德别》诗:“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
      ▶唐·杜甫《渡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