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检覆叶县鲁山田李晋卿饯於首山寺留别》 尝闻此山寺,法宇深云木。

尝闻此山寺,法宇深云木。

意思:曾经听说过这座山寺,宇文深说木法。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检覆叶县鲁山田李晋卿饯於首山寺留别》

全文赏析

这首诗《我本山水乡,看山常不足》是一首对生活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山水乡的热爱,以及在官场中受到束缚的无奈。作者在官场中生活,感到尘事拘束,无法自由地欣赏山水。他常常梦想着能够回到山林之中,去感受那份宁静和自由。 然而,随着官职的变动,作者不得不按田趋邻疆,跨马涉平陆,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山水乡。在离开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好友,一同欣赏着山水的美丽。禅庭的白鸡鸣声响彻天空,祖席的歌声飘荡在空气中。作者感受到了山间的寒气和岚光的美丽,这一切都让他感到欣喜。 最后,作者表达了他离开并非远离,而是因为交情深厚。他期待着重游山水乡的那一天,并希望朋友们能够尽快地回到他的身边。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山水乡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本山水乡,看山常不足。
自从到官来,尘事便拘束。
尝闻此山寺,法宇深云木。
无由一来过,梦想向岩谷。
按田趋邻疆,跨马涉平陆。
良友送我行,偶与赏心属。
禅庭鸣白鸡,祖席歌黄鹄。
野气逼人寒,岚光添酒绿。
言离非远离,但爱交情笃。
重游应有期,君亦行车促。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山寺

    读音:shān sì

    繁体字:山寺

    意思:山中寺院。
      ▶北周·庾信《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
      ▶唐·韦应物《游灵岩寺》诗:“始入松路永,独忻山寺幽。”
      ▶元·何中《南居

  • 云木

    读音:yún mù

    繁体字:雲木

    意思:(云木,云木)
    高耸入云的树木。
      ▶唐·陈子昂《春臺引》:“何云木之英丽,而池馆之崇幽。”
      ▶宋·苏轼《雷州》诗之二:“层巢俯云木,信美非吾土。”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