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霞不赤,白日鬼随人。
意思:黑山霞不红,白日鬼随人。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送友人下第游边》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气势的边塞诗,诗人通过描绘边塞的荒凉和艰苦,表达了对战争和边塞生活的深深忧虑。
首句“失意穷边去,孤城值晚春”描绘了诗人被贬谪到边疆的失意处境,以及边疆地区晚春的荒凉景象。其中,“穷边”表示边疆的荒凉和艰苦,而“孤城”则暗示了边疆的孤独和寂寞。
接下来,“黑山霞不赤,白日鬼随人”描绘了边塞的黑山白日景象,其中“不赤”表示天色阴沉,象征着战争的阴霾和边疆的苦难。“鬼随人”则描绘了边疆的恐怖和荒凉,鬼影在白日中跟随行人,给人一种深深的恐惧感。
“角咽胡风紧,沙昏碛月新”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景象,其中“胡风紧”表示寒风凛冽,象征着边疆的艰苦环境。“沙昏”和“碛月新”则分别描绘了黄昏时沙漠的昏暗和月夜时沙漠的寂静。
最后,“明时至公在,回首莫因循”表达了诗人对明君贤臣的政治理想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批判。其中,“明时”表示清明政治的时代,“至公”表示公正无私的政治态度,“回首莫因循”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边塞生活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清明政治和公正无私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