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 仙人古石坛,苔绕青瑶局。

仙人古石坛,苔绕青瑶局。

意思:仙人古石坛,苔绕青瑶局。

出自作者[唐]李益的《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历名山、仙洞之后,回到官府,有感而作。诗中叙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在游览中获得的奇妙感受。 首联写作者久在官府,难得休息,对隐逸生活早已向往。颔联写向往已久的玉清洞,金简箓,即道教秘文。颈联写清晨登天台山,沿途所见奇景。仙坛、石坛、苔藓、瑶局等意象,使读者产生无限遐想。第七联写作者见到羽人(仙人)于白日天居时,对方士的询问。最后写作者在仙境中的奇遇:一只白鹄飞来,将一张字迹奇特的书信交给作者,但作者却无法解读。归来后请教方士,却发现世人都无法解读。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意象奇幻,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同时,也表达了对宦游的鄙弃,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考四岳下,官曹少休沐。
久负青山诺,今还获所欲。
尝闻玉清洞,金简受玄箓。
夙驾升天行,云游恣霞宿。
平明矫轻策,扪石入空曲。
仙人古石坛,苔绕青瑶局。
阳桂凌烟紫,阴罗冒水绿。
隔世闻丹经,悬泉注明玉。
前惊羽人会,白日天居肃。
问我将致辞,笑之自相目。
竦身云遂起,仰见双白鹄。
堕其一纸书,文字类鸟足。
视之了不识,三返又三复。
归来问方士,举世莫解读。
何必若蜉蝣,然后为跼促。
鄙哉宦游子,身志俱降辱。
再往不及期,劳歌叩山木。
作者介绍 徐渭简介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关键词解释

  • 青瑶

    读音:qīng yáo

    繁体字:青瑤

    意思:(青瑶,青瑶)

     1.青玉。
      ▶晋·王嘉《拾遗记•瀛洲》:“﹝瀛洲﹞有金峦之观……刻黑玉为乌,以水精为月,青瑶为蟾兔。”
      ▶唐·陈标《焦桐树》诗:“

  • 石坛

    读音:shí tán

    繁体字:石壇

    意思:(石坛,石坛)

     1.石头筑的高臺。古代多用于祭祀。
      ▶《汉书•郊祀志下》:“紫坛伪饰女乐、鸾路、骍驹、龙马、石坛之属,宜皆勿修。”
      ▶北周·庾信《周

  • 仙人

    读音:xiān rén

    繁体字:仙人

    英语:faerie

    意思:亦作“僊人”。
     
     1.神话传说中长生不老、有种种神通的人。
      ▶《文选•古诗<生年不满百>》:“仙人王子乔,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