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鸾鸥鹭无栖处,缄口于今三百年。
意思:鸳鸾鸥鹭没有住的地方,闭口至今已有三百年。
出自作者[宋]陈普的《咏史下·王荆公》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两鸟相酬声沸天,治平重新一啼鹃。鸳鸾鸥鹭无栖处,缄口于今三百年》是一首对历史场景的生动描绘,通过两鸟相酬的场景,寓言般地表达了对某个时代的感慨和思考。
首句“两鸟相酬声沸天”直接描绘了鸟鸣的喧闹和激烈,仿佛可以听到它们在天空中互相争鸣,声音高亢激昂,响彻天空。这种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某个时代的繁荣和热闹。
“治平重新一啼鹃”一句则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一种期待和希望。诗人用杜鹃鸟的形象来比喻那个时代,希望它能够像治平时期一样,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同时,“重新一啼鹃”也暗示了那个时代已经过去,现在需要一个新的开始。
“鸳鸾鸥鹭无栖处”一句则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结束的感慨和遗憾。诗人用鸳鸾鸥鹭这些水鸟的形象来比喻当时的社会阶层,他们原本应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但现在却无处可栖,这暗示了那个时代的混乱和无序。
最后一句“缄口于今三百年”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无奈。诗人用缄口这个形象来比喻沉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三百年时间已经过去,现在的人们只能默默地注视着过去,感慨万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两鸟相酬的场景,寓言般地表达了对某个时代的感慨和思考。诗人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比喻,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无奈,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思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