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河南令舍池台》 长令人吏远趋走,已有蛙黾助狼藉。

长令人吏远趋走,已有蛙黾助狼藉。

意思:长让人吏远快走,已经有蛙类帮助乱七八糟。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河南令舍池台》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园林景观的诗,通过对一个小池塘和欲建的平台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园林设计的独特见解。 首段描述了一个只有五六丈深,七八尺高的池塘,诗人想要在平台上建造层级以压住篱落,但又不允许平台的规模大到足以压倒池塘的波澜。这里诗人对园林景观的尺度把握得恰到好处,既不过分夸大,也不过分缩小。 诗人对园林设计的理念是,设计的巧妙规摹虽好,但如果景致和情趣不远,那也是非常可惜的。诗人认为园林设计不应只是追求形式上的华丽和复杂,更重要的是要创造出富有意境和情趣的美。 诗中提到的人吏远奔走、蛙黾助狼藉,都是对当前建造行为的批评。诗人认为这种行为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可能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引来蛙黾等动物的破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小池塘和欲建平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园林设计的独特见解,强调了园林设计应追求景致和情趣,而非过分夸大和复杂。同时,也批评了当前建造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灌池才盈五六丈,筑台不过七八尺。
欲将层级压篱落, 未许波澜量斗石。
规摹虽巧何足夸,景趣不远真可惜。
长令人吏远趋走,已有蛙黾助狼藉。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狼藉

    读音:láng jí

    繁体字:狼藉

    英语:in disorder; scattered about in a mess

    意思:
     1.纵横散乱貌。
      ▶《史记•滑稽列传》:“日暮酒阑,合

  • 令人

    读音:lìng rén

    繁体字:令人

    英语:reader

    意思:
     1.品德美好的人。
      ▶《诗•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郑玄笺:“令,

  • 人吏

    读音:rén lì

    繁体字:人吏

    意思:
     1.百姓与吏胥。
      ▶唐·韩愈《顺宗实录一》:“勇于杀害,人吏不聊生。”
      ▶唐·岑参《送江陵泉少府赴任便呈卫荆州》诗:“神仙吏姓梅,人吏待君来。”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