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永新贺升卿携中原六图相过其论古名将出师道》 取虢不应须假道,胜齐终恐用真儒。

取虢不应须假道,胜齐终恐用真儒。

意思:夺取虢国不应该借路,战胜齐国恐怕用真儒。

出自作者[宋]周必大的《永新贺升卿携中原六图相过其论古名将出师道》

全文创作背景

《永新贺升卿携中原六图相过其论古名将出师道》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但军事上相对软弱的朝代,经常受到外族的侵略和威胁。因此,对于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了当时诗人和学者常常思考和关注的主题。 在这个背景下,周必大的这首诗,很可能是在与友人贺升卿讨论古代名将和出师之道时,为了表达对国家兴亡、民族荣辱的关切和忧虑,以及对英勇善战、忠诚报国的将士们的敬仰和颂扬,而写下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历历山河一卷书,博闻疑是古潜夫。
金城未入职方考,玉座正披舆地图。
取虢不应须假道,胜齐终恐用真儒。
从来美玉劳三献,岂比巾箱袭碔砆。
作者介绍 洪咨夔简介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嘉泰四年(1204年),卒于庐陵,追赠太师。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

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后人汇为《益国周文忠公全集》。

关键词解释

  • 真儒

    读音:zhēn rú

    繁体字:真儒

    意思:真正的儒者。犹大儒。
      ▶汉·扬雄《法言•寡见》:“如用真儒,无敌于天下。”
      ▶唐·韩愈《答殷侍御书》:“每逢学士真儒,叹息踧踖,愧生于中,颜变于外,不复自比于人。”

  • 假道

    读音:jiǎ dào

    繁体字:假道

    英语:by way of

    意思:
     1.借路。
      ▶《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杜预注:

  • 不应

    读音:bù yīng

    繁体字:不應

    意思:(不应,不应)
    I

     1.不应该。
       ▶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作此篇兼怀子由》词:“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古今小说•李公子

  • 齐终

    读音:qí zhōng

    繁体字:齊終

    意思:(齐终,齐终)
    犹正终。谓寿终正寝。
      ▶唐·刘禹锡《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纪》:“齐终之前一日自修遣表。”
      ▶宋·王安石《故高阳郡君齐氏墓志铭》:“铭诗幽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