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夏殿直》 霜树东门晓,清寒满客衣。

霜树东门晓,清寒满客衣。

意思:霜树东门明白,清冷满客衣。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送夏殿直》

全文赏析

这首诗《霜树东门晓,清寒满客衣》是一首描绘离别场景和表达深厚情感的诗篇。它以清晨在东门别离时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寒冷的霜树和清寒的晨风,生动地描绘出离别的氛围。 首句“霜树东门晓,清寒满客衣”,诗人以霜树点明了秋天的季节,描绘了清晨在东门送别时的景象。清寒满客衣,则表达了离别时清冷寒意侵袭衣裳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一樽从此别,百两岁时归”,一樽酒,表达了离别的时刻;百两,则借用了古代送别时成百上千辆车子的壮观场面,这里也表达了离别时的浩大声势。这两句诗表达了离别时的悲凉情感和深深的期盼。 “漆水鱼初荐,梁园雪正飞”,漆水鱼,是古人的一种习俗,送别时以鱼为象征,表达思念之情;梁园雪正飞,则以梁园大雪纷飞来衬托离别的凄冷和悲伤。 最后,“高堂今远郡,须念报春晖”,高堂远隔郡,表达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须念报春晖,则表达了深深的感恩之情,感谢亲人如春天阳光般无私的关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表达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体验和对亲人的深深感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霜树东门晓,清寒满客衣。
一樽从此别,百两岁时归。
漆水鱼初荐,梁园雪正飞。
高堂今远郡,须念报春晖。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东门

    读音:dōng mén

    繁体字:東門

    英语:the Eastern Gate

    意思:(东门,东门)

     1.东城门。
      ▶《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 清寒

    读音:qīng hán

    繁体字:清寒

    英语:poor; in straitened circumstances

    意思:
     1.清贫;贫寒。
      ▶《晋书•文苑传•王沈》:“僕少长于孔·颜之

  • 霜树

    读音:shuāng shù

    繁体字:霜樹

    意思:(霜树,霜树)

     1.经霜的树木。
      ▶唐·白居易《冬日平泉路晚归》诗:“山路难行日易斜,烟村霜树欲栖鸦。”
      ▶宋·刘过《满江红•寿》词:“霜树啼

  • 客衣

    读音:kè yī

    繁体字:客衣

    意思:指客行者的衣着。
      ▶唐·祖咏《泊扬子津》诗:“江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夜衣今日薄,寒气近来饶。”
      ▶唐·高适《使青夷军入居庸》诗:“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不知边地别,只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