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别徐永叔》 忆曾看竹过焦山,重记同舟骇浪间。

忆曾看竹过焦山,重记同舟骇浪间。

意思:记得曾经看竹路过焦山,重记同船骇浪中。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赠别徐永叔》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过去看竹过焦山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首联“忆曾看竹过焦山,重记同舟骇浪间。”诗人回忆起曾经在焦山看竹,并与友人一同在惊涛骇浪中乘舟而行。这一联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颔联“邂逅真成肺肝热,别离空益鬓毛斑。”诗人通过描述与友人的相遇和离别,表达了他们之间的真挚友情。这一联通过“肺肝热”和“鬓毛斑”两个形象的对比,突出了友情的珍贵和时间的无情。 颈联“刍青饭白吾能设,车殆马烦君莫还。”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看竹时的美好场景,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和对友人的邀请。这一联通过描绘食物和交通工具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热情邀请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尾联“此去江淮两萧瑟,为言无遣尺书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并提醒对方不要忘记彼此之间的友情。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友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时间的无奈和无情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忆曾看竹过焦山,重记同舟骇浪间。
邂逅真成肺肝热,别离空益鬓毛斑。
刍青饭白吾能设,车殆马烦君莫还。
此去江淮两萧瑟,为言无遣尺书悭。

关键词解释

  • 骇浪

    读音:hài làng

    繁体字:駭浪

    意思:(骇浪,骇浪)
    汹涌澎湃,令人心惊的浪涛。
      ▶汉·王粲《浮淮赋》:“凌惊波以高骛,驰骇浪而赴质。”
      ▶唐·杜甫《奉汉中王手札》诗:“已觉良宵永,何看骇浪翻。”

  • 焦山

    读音:jiāo shān

    繁体字:焦山

    意思:山名。在江苏省·镇江市东北长江中,与金山对峙。相传东汉处士焦先隐此,故名。有定慧寺、华严祠、三诏洞、《瘗鹤铭》等胜迹。向为江防要地。
      ▶南宋初,韩世忠曾驻此抗击金兵。

  • 看竹

    读音:kàn zhú

    繁体字:看竹

    意思:晋·王徽之爱竹,曾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有好竹,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遂欲出门。主人令左右闭门不听出,乃留坐,尽欢而去。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后因以“看竹”为名士不拘礼法的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