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卜居》 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

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

意思:还是无止尽地去应酬逢迎、,而使自己不会穷困呢?

出自作者[先秦]屈原的《卜居》

全文创作背景

**《卜居》的创作背景是屈原被流放,三年不能和楚王相见,他为此心烦意乱,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去见太卜郑詹尹问卜**^[1]^。实际上,《卜居》并非真的问卜决疑之作,而是假借问卜决疑以抒发内心愤世嫉俗之情^[2]^。 《卜居》是《楚辞》中的一篇,全文以屈原问卜的形式,通过詹尹的回答表现了对世俗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揭露和批判^[1][2]^。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鄣於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
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原因先生决之。
”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
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
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
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
将从俗富贵,以媮生乎?
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
将哫訾栗斯,喔咿嚅儿,以事妇人乎?
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
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
作者介绍
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解释

  • 送往

    引用解释

    1.送别去者。《庄子·山木》:“萃乎芒乎,其送往而迎来。”参见“ 送往迎来 ”。

    2.祭送死者。《礼记·祭义》:“乐以迎来,哀以送往。” 郑玄 注:“送去而哀,哀其享否不可知也。”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克申送往之哀,宜展事居之礼。”参见“ 送往事居 ”。

    读音:sòng wǎn

  • 无穷

    读音:wú qióng

    繁体字:無窮

    短语:海阔天空 用不完 漫无边际 无量 无边

    英语:endless

    意思:(无穷,无穷)

     1.无尽,无限。指空间

  • 将送

    读音:jiāng sòng

    繁体字:將送

    意思:(将送,将送)
    送行;遣送。
      ▶《后汉书•循吏传•刘宠》:“母疾,弃官去,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北史•儒林传•李铉》:“及还葬,王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