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玉虹洞二首》 满山一夜风篁响,透屋三更月露寒。

满山一夜风篁响,透屋三更月露寒。

意思:满山一夜风竹响,穿过屋顶三更月露冷。

出自作者[宋]康与之的《玉虹洞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满山一夜风篁响,透屋三更月露寒。自掩残书推枕睡,江湖秋梦水云宽。》是一首描绘夜晚风声、月光、水云宽阔等自然景象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放下书本、远离尘世纷扰,沉浸在自然之美的意境中的情感。 首句“满山一夜风篁响”,描绘了一夜的风声使得竹林发出声响,给人一种宁静而悠扬的感觉。这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夜晚静谧的环境。 “透屋三更月露寒”,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光透过屋子的窗户,洒在屋内,带来一丝寒意。这句诗通过视觉和触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寂静的氛围。 “自掩残书推枕睡”,诗人放下书本,推开枕头准备入睡,表现出一种放松和释然的心情。这句诗传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江湖秋梦水云宽”是诗的结尾,描绘了宽阔的水云江湖之梦,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得到了宽阔和自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以及对远离尘世纷扰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象和表达诗人的情感,展现了一种宁静、自由和放松的意境。诗人通过对书本的放下和对自然美景的追求,表达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满山一夜风篁响,透屋三更月露寒。
自掩残书推枕睡,江湖秋梦水云宽。
作者介绍
康与之字伯可,号顺庵,洛阳人,居滑州(今河南滑县)。生平未详。陶安世序其词,引与之自言:“昔在洛下,受经传于晁四丈以道,受书法于陈二丈叔易。”建炎初,高宗驻扬州,与之上《中兴十策》,名振一时。秦桧当国,附桧求进,为桧门下十客之一,监尚书六部门,专应制为歌词。绍兴十七年(1147),擢军器监,出为福建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桧死,除名编管钦州。二十八年,移雷州,再移新州牢城,卒。

关键词解释

  • 一夜

    (1).一个夜晚;一整夜。《穀梁传·定公四年》:“以众不如 吴 ,以必死不如 楚 ,相与击之,一夜而三败 吴 人。”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赋》:“魂终朝以三夺,心一夜而九摧。”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四:“明朝驛使发,一夜絮征袍。” 老舍 《正红旗下》一:“有时候,他们会在一个地方转来转去,一直转一夜。”
    (2).指某夜。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越王 乃使木
  • 风篁

    读音:fēng huáng

    繁体字:風篁

    意思:(风篁,风篁)

     1.谓风吹竹林。
      ▶南朝·宋·谢庄《月赋》:“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
      ▶唐·郑谷《少华甘露寺》诗:“石门萝径与天邻,雨桧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