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和酬裴寺丞喜子修书》 既除太史来为尹,遂用非才往补讹。

既除太史来为尹,遂用非才往补讹。

意思:不久任太史来做?,于是用非才去弥补错误。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次韵和酬裴寺丞喜子修书》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谢除国子祭酒》,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在接受新的职务时内心的感激和不安。 首联“唐宋典册竟骈罗,汉诏重令与削磨”,诗人首先描绘了朝廷的典章制度如同罗列的珠玉,而皇帝的诏令也重如泰山,这表达了朝廷的重视和尊重。 颔联“古圣规模犹可法,众贤驰骋必无蹉”,诗人表示对古代圣贤的制度仍抱有敬仰,同时对众多贤能的官员表示敬意和期待。这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信心和对未来的乐观。 颈联“既除太史来为尹,遂用非才往补讹”,诗人承认自己并非才德出众的人,但当任命自己为官员时,他表示愿意尽力而为。这表达了诗人对职责的认真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能力的担忧。 尾联“代匠只忧伤手甚,君宜怜我不遑他”,诗人表示自己虽然愿意尽力,但仍然担心不能胜任新职务,希望皇帝能够理解并怜悯自己。这表达了诗人对职责的认真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皇帝的感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接受新职务时的感激和不安,以及对朝廷制度的敬仰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诗人的语言朴素真挚,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唐宋典册竟骈罗,汉诏重令与削磨。
古圣规模犹可法,众贤驰骋必无蹉。
既除太史来为尹,遂用非才往补讹。
代匠只忧伤手甚,君宜怜我不遑他。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太史

    读音:tài shǐ

    繁体字:太史

    英语:secretary

    意思:
     1.官名。
      ▶西周、春秋时太史掌记载史事、编写史书、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和天文历法等。
      ▶秦·汉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