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卢郎中赴河东裴令公幕》 别时暮雨洛桥岸,到日凉风汾水波。

别时暮雨洛桥岸,到日凉风汾水波。

意思:另外此时暮雨洛阳桥岸,到天凉风汾水波。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送卢郎中赴河东裴令公幕》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以及重逢的期待。 首句“别时暮雨洛桥岸”,描绘了离别的场景,暮雨中的桥边送别,充满了离别的哀愁。次句“到日凉风汾水波”则描绘了重逢的期待,凉风习习,汾水的波涛荡漾,象征着重逢的喜悦和期待。这两句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有离别的哀愁,又有重逢的期待,表达了深深的情感。 第三句“荀令见君应问我”,这句诗引入了人物的设定,荀令是诗中的人物之一,他在重逢时见到我,会询问我的情况。这句诗表达了离别后的牵挂和期待重逢的情感。最后一句“为言秋草闭门多”,这句诗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重逢时的场景,秋天的草地上,我独自在门边等待,表达了深深的孤独和期待。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离别和重逢的情感,充满了深深的情感和期待。同时,诗中的人物设定和场景描绘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和情感性,使得这首诗更加引人入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别时暮雨洛桥岸,到日凉风汾水波。
荀令见君应问我,为言秋草闭门多。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凉风

    读音:liáng fēng

    繁体字:涼風

    英语:cool breeze

    意思:(凉风,凉风)

     1.秋风。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 暮雨

    读音:mù yǔ

    繁体字:暮雨

    意思:傍晚的雨。
      ▶宋·柳永《八声甘州》词:“对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许地山《空山灵雨•爱底痛苦》:“暮雨要来,带着愁容的云片,急急飞避。”

  • 洛桥

    读音:luò qiáo

    繁体字:洛橋

    意思:(洛桥,洛桥)
    指洛阳市·天津桥。桥在洛水上,故唐·祖咏《江南旅情》诗:“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

    解释:1.指洛阳市天津桥。桥在洛水上,故亦

  • 水波

    解释

    水波 shuǐbō

    [water wave;ripples of water] 水的波浪。亦指水

    引用解释

    水的波浪。亦指水。《吕氏春秋·应同》:“旱云烟火,雨云水波。” 陈奇猷 校释:“犹言旱云如烟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