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真歇禅师》 声色臭味等,六根能剖决。

声色臭味等,六根能剖决。

意思:声音、颜色、气味、味道等,六根能力分析。

出自作者[宋]林季仲的《送真歇禅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真歇师一生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对佛法的深深敬仰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首先,诗中描述了作者与真歇师同年五十八岁,两人对视而颓然,百事付与华发的情景。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即人生短暂,但不应被短暂所困扰,而应把握当下,活在当下。 接着,诗中描述了真歇师要离别而去,作者挽留却不肯留,径山演法切的情景。这表达了作者对真歇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法深深的向往和追求。 在接下来的部分,作者向真歇师询问佛法如何,请他为指诀。然而真歇师却低头不语,想要消失在人海中。这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深深敬畏和谦逊,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歇师的深深感激和敬仰。 最后,作者叙述了自己所听闻的佛法,认为山河大地、鸟兽鱼鳖、一蠛蠓等都是森列的万象,声色臭味等都是平等的六根,不能区分巧拙。作者认为应该返回家乡,仔细自披抉,发现无价珍宝。这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深深领悟和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深深思考和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佛法的深深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歇师的深深感激和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与真歇师,同年五十八。
对之竟颓然,百事付华发。
买舟系篱傍,一日来告别。
挽之不肯留,径山演法切。
佛法果何如,请师为指诀。
俯首无一言,苦欲相泯灭。
余漫述所闻,此法本无缺。
山河连大地,鸟兽暨鱼鳖。
抽至一蠛蠓,中含大千阔。
试即此身求,万象皆森列。
声色臭味等,六根能剖决。
阿谁使之然,未可计巧拙。
盍亦返故乡,子细自披抉。
当有无价珍,终身用不彻。
胡为浪驰走,千里访名刹。
环立广坐下,觑人摇辅颊。

关键词解释

  • 六根

    读音:liù gēn

    繁体字:六根

    英语:the six \"roots\" [senses]

    意思:
     1.佛教语。谓眼、耳、鼻、舌、身、意。根为能生之意,眼为视根,耳为听根,鼻为嗅根,舌为味根

  • 臭味

    读音:chòu wèi

    繁体字:臭味

    短语:臭气 臭 荤 恶臭

    英语:fume

    意思:I
    臭恶之气味。
       ▶《周礼•天官•内饔》“辨腥臊羶香之不可食者”

  • 声色

    解释

    声色 shēngsè

    (1) [voice and countenance]∶说话时的语气和脸色

    声色俱厉

    (2) [woman and song]∶指歌舞和女色

    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

  • 剖决

    读音:pōu jué

    繁体字:剖決

    意思:(剖决,剖决)

     1.《北史•裴政传》:“簿案盈几,剖决如流。”
      ▶《朱子语类》卷六七:“凡人做事,须是剖决是非邪正。”
      ▶《水浒传》第六三回:“当时